近视眼手术用什么麻醉方式
近视眼手术常用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球后麻醉三种麻醉方式。表面麻醉是将药物滴入眼内,适用于简单短时手术;局部浸润麻醉是将药物注射到手术部位周围组织,适用于需更充分麻醉效果的稍长时间手术;球后麻醉是将药物注射到球后间隙,适用于复杂手术但操作风险高。
一、表面麻醉
1.原理及操作
表面麻醉是将麻醉药物直接滴入眼内,通过药物渗透作用于眼表的神经末梢,从而达到麻醉效果。在近视眼手术中,常用的表面麻醉药物有丙美卡因等。操作时,医生会将麻醉药液滴入患者眼内,一般滴2-3次,每次间隔数分钟。
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其配合度相对较差,表面麻醉可能需要更谨慎操作,因为儿童眼表神经相对敏感,滴药时需轻柔,避免引起患儿过度不适。对于有特殊病史的患者,如眼部有感染性疾病等,使用表面麻醉时需评估感染风险,可能需要在控制感染后再考虑手术。
2.适用情况
适用于一些操作相对简单、时间较短的近视眼手术,如部分表层切削手术等。它的优点是患者保持清醒状态,能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术中的一些指令性动作,术后恢复相对较快,因为没有深层麻醉带来的一些术后反应相对较小。但对于一些操作较复杂、时间较长的手术,单纯表面麻醉可能无法满足患者舒适度需求。
二、局部浸润麻醉
1.原理及操作
局部浸润麻醉是将麻醉药物注射到手术部位的周围组织中,通过药物扩散作用于神经末梢。在近视眼手术中,会在眼周的结膜下等部位进行局部浸润麻醉。例如,使用利多卡因等药物进行注射。注射时需要准确找到注射部位,以确保麻醉效果良好。
对于女性患者,在眼周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时,要注意避免在月经期间操作,因为月经期间女性凝血功能可能会有一定变化,注射后出血风险可能增加。对于有心血管病史的患者,使用利多卡因等局麻药时需要考虑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利多卡因可能会引起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有心血管病史患者需在医生密切监测下使用。
2.适用情况
适用于一些需要更充分麻醉效果的近视眼手术,如部分需要更精准操作且时间稍长的手术。它能提供相对更完善的麻醉区域,使手术部位的神经感觉明显减退,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但局部浸润麻醉可能会引起注射部位的短暂疼痛和轻度肿胀等反应。
三、球后麻醉
1.原理及操作
球后麻醉是将麻醉药物注射到球后间隙,阻断视神经和眼外肌的神经传导。常用的药物有利多卡因等。注射时需要准确把握进针的深度和角度,避免损伤眼球等重要结构。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眼球较小,球后麻醉的操作难度相对较大,风险也较高,一般不优先选择球后麻醉。对于有出血倾向病史的患者,如患有血友病等,球后麻醉可能会导致球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需谨慎评估。
2.适用情况
适用于一些复杂的近视眼手术,如某些需要大范围眼外肌操作的手术等。它能提供较广泛的眼内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但由于其操作风险相对较高,如可能损伤视神经、眼动脉等,所以在操作时需要非常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