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如何缓解疼痛
胰腺癌疼痛的治疗方法多样,非甾体类抗炎药用于轻度疼痛,阿片类药物用于中重度疼痛;腹腔神经丛阻滞对胰腺癌上腹部疼痛效果好但有并发症;外照射放疗可缩小肿瘤体积缓解疼痛但有不良反应;血管介入栓塞供血血管缓解疼痛有风险;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伴焦虑抑郁患者的疼痛和心理状态;良好营养支持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能力,需根据患者情况个性化治疗。
一、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适用于轻度疼痛,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镇痛作用,有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其能缓解部分胰腺癌患者的轻至中度疼痛,但对于中重度疼痛单独使用效果有限,需联合其他药物。
2.阿片类药物:中重度疼痛时常用,如吗啡等,阿片类药物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结合,阻断痛觉传导来发挥镇痛作用,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其对胰腺癌相关中重度疼痛有显著的镇痛效果,但需注意可能存在的便秘、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对于老年患者或有呼吸功能障碍等病史的人群需谨慎使用。
二、神经阻滞治疗
1.腹腔神经丛阻滞:对于胰腺癌引起的上腹部疼痛效果较好,通过阻断腹腔神经丛的传导来缓解疼痛,多项临床研究显示该方法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但可能会有一些并发症,如短暂的腹泻、低血压等,在操作前需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对于老年患者要特别注意其心脑血管功能等情况。
三、放疗缓解疼痛
1.外照射放疗:可以针对肿瘤病灶进行照射,缩小肿瘤体积,从而减轻肿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等导致的疼痛,研究表明部分胰腺癌患者经外照射放疗后疼痛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对于身体状况较好、肿瘤局限的患者较为适用,但放疗可能会引起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老年患者进行放疗时要密切监测血常规等指标。
四、介入治疗缓解疼痛
1.血管介入:通过栓塞肿瘤的供血血管,使肿瘤缺血坏死,减轻对周围组织的刺激而缓解疼痛,有临床研究证实其对部分胰腺癌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对于身体一般状况尚可、适合介入治疗的患者可考虑,但介入治疗也有一定风险,如穿刺部位出血等,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五、心理干预缓解疼痛
1.认知行为疗法:胰腺癌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这些情绪会加重疼痛的感受,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变对疼痛的认知和应对方式,从而减轻疼痛带来的不良影响,有研究显示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心理状态都能得到改善,对于有心理情绪问题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或长期患病的患者,心理干预是综合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六、姑息支持治疗中的营养支持与疼痛缓解关联
1.营养支持:良好的营养状况有助于患者维持身体功能,提高对疼痛的耐受能力,营养不良会使患者的身体状态变差,更容易感受到疼痛且疼痛缓解效果可能不佳,所以合理的营养支持对于胰腺癌疼痛缓解也有间接的积极作用,在为患者制定营养支持方案时,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进行个性化制定,比如老年患者可能需要更易于消化吸收的营养补充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