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婴儿巨结肠
婴儿巨结肠的诊断需从多方面进行,先观察症状表现,包括出生后2448小时内多无或少量胎便排出、数日内出现顽固性便秘且随年龄加重,有腹胀、呕吐症状,还会导致营养不良及发育迟缓;接着进行体格检查,如腹部触诊可触及充满粪便的肠袢及粪石,直肠指检能发现直肠壶腹部空虚且退出手指后常有大量气体和粪便排出;再借助辅助检查,如X线检查可显示低位肠梗阻表现,钡剂灌肠能显示痉挛段及扩张肠管,直肠测压检查可了解直肠和肛门括约肌功能,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神经节细胞缺如可确诊;对于早产、低体重等特殊婴儿,症状不典型,诊断时需更谨慎,检查要考虑婴儿耐受性和安全性,家长也要密切观察婴儿一般情况并及时告知医生异常。
一、观察症状表现
1.排便异常:出生后2448小时内多无胎便排出或仅有少量胎便排出,并于数日内出现顽固性便秘。婴儿可能需灌肠、使用开塞露等方法才能排便。随着年龄增长,便秘症状逐渐加重,间隔时间可延长至数天甚至12周排便一次。
2.腹胀:婴儿腹部膨隆,严重时肚皮发亮,可见肠型及蠕动波。腹胀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有时可伴有腹壁静脉曲张。
3.呕吐:部分患儿会出现呕吐症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吐出胆汁样物。这是由于肠道梗阻,导致胃肠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所致。
4.营养不良及发育迟缓:长期腹胀、呕吐、便秘会影响婴儿的营养吸收,导致体重不增、生长发育迟缓,面色苍白,皮下脂肪减少等。
二、进行体格检查
1.腹部触诊:医生可触及充满粪便的肠袢,有时可摸到粪石。检查时动作需轻柔,避免引起婴儿不适。
2.直肠指检:这是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检查时可发现直肠壶腹部空虚,退出手指后,常有大量气体和粪便排出,腹胀可随之减轻。但操作需由专业医生进行,动作要轻柔准确,以免损伤婴儿直肠。
三、辅助检查
1.X线检查:腹部立位平片可显示低位肠梗阻的表现,肠管扩张,有多个液平面。钡剂灌肠检查能显示痉挛段及其上方的扩张肠管,对诊断有重要价值。检查前需做好肠道准备,检查后要注意观察婴儿有无钡剂排出情况。
2.直肠测压检查:通过测定直肠和肛管内压力变化,了解直肠、肛门括约肌的功能。正常情况下,当直肠扩张时,肛门内括约肌会松弛。而巨结肠患儿的直肠扩张后,肛门内括约肌不松弛,反而收缩。该检查对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但可能会给婴儿带来一定不适,需在检查前做好安抚工作。
3.组织病理学检查:取直肠黏膜下层及肌层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发现神经节细胞缺如即可确诊。这是诊断婴儿巨结肠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可能会有出血、感染等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早产、低体重等特殊婴儿,症状可能不典型,判断时需更加谨慎。在进行各项检查时,要充分考虑婴儿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例如,X线检查的辐射剂量要严格控制;直肠测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操作需更加精细,以减少对婴儿的损伤。同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婴儿的一般情况,如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