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症状及治疗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有腹痛(多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可放射,老年患者表现可不典型)、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胀等,有基础胃肠道疾病者更明显)、发热(病情轻无,重时低热,感染严重高热,儿童体温调节不完善表现不同)、黄疸(部分患者皮肤巩膜黄染,程度较轻)等症状;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非手术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解痉止痛、支持治疗,手术主要是胆囊切除术,需综合患者多方面因素判断处理,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一、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症状
1.腹痛:多为右上腹疼痛,开始时可为隐痛,随后可逐渐加重为阵发性绞痛,疼痛可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常发生于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夜间。这是因为结石移动刺激胆囊收缩,引起胆囊痉挛性疼痛,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表现可能无本质差异,但如老年患者可能因反应相对迟钝,腹痛表现可不典型。
2.消化道症状:常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吐出胆汁。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食欲减退、腹胀等症状,这与胆囊炎症影响消化功能有关,不同人群因基础健康状况不同,消化道症状的严重程度可能有所不同,比如有基础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可能消化道症状更明显。
3.发热:病情较轻时可无发热,病情较重时可出现低热,若合并感染严重可出现高热,体温可达到38℃-39℃甚至更高,发热是机体对炎症的一种反应,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因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发热表现可能与成人不同,需密切监测。
4.黄疸: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这是由于结石梗阻胆管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一般黄疸程度较轻。
二、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
1.非手术治疗
禁食、胃肠减压:通过禁食减少食物对胆囊的刺激,胃肠减压可减轻腹胀,改善胃肠功能,适用于大多数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尤其对于病情较轻、暂不考虑手术的患者。
抗感染治疗: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的有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需根据患者的感染情况、药物敏感试验等综合选择,不同年龄、肝肾功能等情况会影响抗生素的选择及剂量调整等。
解痉止痛:可使用解痉药物缓解疼痛,如阿托品等,但需注意药物的禁忌证及可能的不良反应,尤其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要谨慎使用。
支持治疗:包括补充水分、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等,以保证患者的基本生理需求,不同年龄、基础健康状况的患者对支持治疗的需求及方式可能有所不同,比如儿童对电解质紊乱的耐受能力较差,需更密切监测并及时调整。
2.手术治疗
胆囊切除术: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主要手术方式,包括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如病情较重、保守治疗无效等情况,应及时考虑手术。手术方式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身体状况、胆囊炎症情况等综合判断,老年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充分评估手术耐受性等。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症状和治疗需综合患者的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和处理,在整个诊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障患者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