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性食道炎的症状
逆流性食道炎有典型症状和非典型症状,典型症状包括烧心(进食后1小时左右出现,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卧位等可加重,约70%-80%患者出现)和反流(餐后明显,平卧等易发生);非典型症状有胸痛(易误判为心绞痛,约40%患者出现)、吞咽困难(初期间歇性后期持续性,老年患者需警惕合并占位)、咽喉症状(咽喉异物感等,因反流刺激咽喉);特殊人群表现有差异,儿童症状不典型,易有呕吐拒食哭闹等;老年人典型症状不明显,易现非典型表现且诊断难、病情易迁延;肥胖人群因腹内压高更易出现反流烧心等且症状可能更严重。
烧心:是最常见的典型症状,多在进食后1小时左右出现,由酸性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表现为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可向颈部、胸骨后或肩部放射,卧位、弯腰或腹压增高时可加重。例如,有研究表明,约70%-80%的逆流性食道炎患者会出现烧心症状,且与胃酸反流刺激食管黏膜神经末梢有关。
反流:指胃内容物在无恶心和不用力的情况下涌入咽部或口腔的感觉,含酸味或仅为酸水时称反酸。反流症状多在餐后明显,尤其在平卧、弯腰或腹压增高时易发生。
非典型症状
胸痛:疼痛可发生在胸骨后,疼痛性质多样,可为烧灼样痛、刺痛等,有时可放射至心前区、后背、肩部等,易被误诊为心绞痛。这是因为食管的感觉神经与心脏的感觉神经有部分重叠,反流物刺激食管神经引起的疼痛可能被误传为心脏相关区域的疼痛。有研究显示,约40%的逆流性食道炎患者会出现胸痛症状。
吞咽困难:初期可因食管炎引起继发性食管痉挛而出现间歇性吞咽困难,后期则可因食管瘢痕形成狭窄,吞咽困难变为持续性。吞咽困难的发生与食管蠕动异常及食管狭窄有关,对于老年患者,若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难,需警惕合并食管占位性病变的可能。
咽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咽喉部异物感、梗阻感或咳嗽等症状,这是由于反流物刺激咽喉部黏膜引起,长期可导致咽喉炎、声带炎等。例如,反流物中的胃酸等刺激物反复刺激咽喉部,可引起咽喉部黏膜充血、水肿等炎症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症状。
特殊人群表现差异
儿童:儿童逆流性食道炎的症状可能不典型,除了可能出现呕吐(尤其是婴幼儿)、拒食等表现外,还可能出现哭闹不安。这是因为儿童的食管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反流症状的表现与成人不同,且由于无法准确表达不适,更多以非典型症状呈现。对于儿童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拒食等情况,需考虑逆流性食道炎的可能。
老年人:老年人逆流性食道炎的烧心、反流等典型症状可能不明显,而更易出现吞咽困难、胸痛等非典型表现,且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这会增加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难度。例如,老年人合并冠心病时,胸痛症状易被误判为心绞痛,从而延误逆流性食道炎的诊治。同时,老年人的食管黏膜修复能力相对较弱,病情可能更容易迁延不愈。
肥胖人群:肥胖是逆流性食道炎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肥胖人群由于腹内压增高,更容易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因此肥胖人群可能更易出现反流、烧心等症状,且症状可能相对更严重。这是因为过多的腹部脂肪会增加腹压,使得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从而促进胃内容物反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