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疱疹性咽峡炎过程
疱疹性咽峡炎由肠道病毒引起,有潜伏期、急性期和恢复期,潜伏期2-4天有传染性,急性期有发热(可至39-40℃甚至更高,持续2-4天)和咽峡部疱疹(先丘疹后变疱疹再破溃成溃疡,分布于特定部位,致患儿拒食流涎),恢复期1周左右,婴幼儿需密切监测体温防惊厥、保证营养摄入和口腔清洁,有基础疾病儿童病情可能复杂需密切观察呼吸心率等。
一、疱疹性咽峡炎的定义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主要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
二、疱疹性咽峡炎的过程
(一)潜伏期
一般为2-4天,此阶段患儿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体内已经存在病毒并开始进行复制等活动,这个时期患儿可能与正常状态无异,不过具有传染性,需要注意隔离。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家长可能较难察觉异常,需要密切关注其后续表现。
(二)急性期
1.发热表现
多数患儿会突然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甚至更高,部分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可能因体温骤升出现惊厥等情况。不同年龄的儿童对发热的耐受和反应有所不同,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因高热出现精神萎靡等表现。发热一般会持续2-4天,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体温,根据儿童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但要避免不恰当的用药方式。
2.咽峡部表现
发热同时或1-2天后,咽峡部会出现疱疹。最初为灰白色小丘疹,周围绕以红晕,之后迅速变为疱疹,直径1-2mm,2-3天后疱疹破溃变为浅溃疡。疱疹主要分布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等部位,有时也可累及扁桃体。患儿会因咽峡部疼痛出现拒食、流涎等表现,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会频繁哭闹,这与咽峡部溃疡引起的疼痛刺激有关。对于年龄稍大能够配合的儿童,可以观察到咽峡部的典型疱疹及溃疡表现。
(三)恢复期
经过适当的对症处理后,发热会逐渐消退,咽峡部的疱疹和溃疡也会逐渐愈合,一般整个病程在1周左右。但在恢复期,儿童的身体仍需要一定时间来完全恢复体力,需要注意休息和营养补充。不同个体的恢复时间可能略有差异,一般来说,体质较好的儿童恢复相对较快,而体质较弱或有基础疾病的儿童恢复时间可能会稍长一些。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婴幼儿
1.由于婴幼儿体温调节能力差,高热时容易出现惊厥等并发症,所以家长要密切监测体温,一旦体温超过38.5℃且有惊厥史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同时,婴幼儿咽峡部疼痛导致拒食时,要注意保证水分和营养的摄入,可以通过少量多次喂水、喂奶或者给予适合婴幼儿的营养补充品来维持机体正常需求。
2.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在疱疹性咽峡炎病程中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可在医生指导下用生理盐水轻柔擦拭口腔,但要避免损伤口腔黏膜。
(二)有基础疾病的儿童
对于本身有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儿童,患疱疹性咽峡炎时病情可能相对复杂。例如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发热和咽峡部不适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需要更加密切观察其呼吸、心率等情况,一旦出现呼吸急促、面色发绀等异常表现,要立即就医。这类儿童在患病期间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在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同时,也要关注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