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手术治疗方法
近视眼手术的相关内容,包括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如LASIK可矫正1200度以下近视等、LASEK适合角膜薄者、SMILE切口小但对医生技术要求高)、眼内屈光手术(ICL适合高度近视、透明晶状体置换术适用于超高度近视),还给出特殊人群温馨提示,如18岁以下及45岁以上需谨慎、女性怀孕哺乳期不宜、从事特定职业及有相关病史者手术需综合评估。
一、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1.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先使用微型角膜刀或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掀开角膜瓣后,用准分子激光对角膜基质层进行切削,以改变角膜的曲率,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该手术适应范围广,可矫正1200度以下的近视、600度以下的散光,术后视力恢复快,多数患者第二天即可正常用眼,视觉质量较好。但角膜瓣的存在有一定风险,如角膜瓣移位等。
2.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是在角膜上皮层下进行准分子激光切削,避免了角膜瓣相关的并发症。适合角膜较薄、不适合LASIK手术的患者,但术后疼痛较明显,视力恢复相对较慢,需要一定时间的角膜上皮修复。
3.全飞秒激光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切除术(SMILE):全程使用飞秒激光,直接在角膜基质层内制作一个透镜,然后通过微小切口(24mm)将透镜取出,改变角膜的屈光状态。手术切口小,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好,干眼等并发症相对较少,但对手术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可矫正1000度以下的近视。
二、眼内屈光手术
1.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CL):是将一种柔软的人工晶状体植入眼内,不切削角膜,保留了眼睛生理结构的完整性。适合高度近视(1800度以下)、角膜较薄而不适合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术后视觉质量好,可矫正范围广,但属于内眼手术,有感染、眼内炎等风险,且可能会引起眼压升高、白内障等并发症。
2.透明晶状体置换术:通过手术摘除透明的自然晶状体,植入人工晶状体来矫正近视。适用于超高度近视患者,但该手术不可逆,且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与晶状体摘除相关的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等。
三、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年龄:18岁以下的青少年身体仍在发育,近视度数可能不稳定,一般不建议进行近视眼手术。而年龄较大的患者(如45岁以上),可能会同时伴有老花眼、白内障等问题,手术前需要综合评估,除了考虑近视矫正,还需考虑术后的近视力需求。
2.性别:女性患者在怀孕、哺乳期内,身体的激素水平变化较大,可能会影响角膜的厚度和曲率,不适合进行手术,建议在结束哺乳期后再考虑。
3.生活方式:从事剧烈运动、对抗性运动职业(如运动员、警察等)的人群,如果选择LASIK手术,要注意避免眼部受到外力撞击导致角膜瓣移位;长期面对电脑工作的人群,术后要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以减少干眼等并发症的发生。
4.病史:有眼部疾病史(如青光眼、虹膜炎、圆锥角膜等)、全身性疾病史(如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眼底病变,手术前需要评估眼底情况;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可能影响角膜的愈合,需要在病情稳定后,经医生综合评估是否适合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