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遗尿症的治疗怎么治
小儿遗尿症可通过一般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管理、排尿训练)、药物治疗(如去氨加压素,适用于5岁以上患儿且需遵医嘱)、中医治疗(针灸推拿)、心理治疗(关心理解患儿,缓解其心理压力)进行治疗,3岁以下儿童多以非药物治疗为主,有基础疾病患儿需兼顾基础疾病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调整方案。
一、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作息规律:对于小儿遗尿症患儿,应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白天充足的活动,晚上避免过度疲劳。一般来说,学龄前儿童每天需要保证12-14小时的睡眠时间,学龄儿童需要9-12小时的睡眠时间,通过规律作息有助于调整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
饮食管理:晚间减少饮水及含水分多的食物摄入,如睡前1-2小时不喝牛奶、不吃西瓜等,因为过多的水分摄入会增加夜间尿量,加重遗尿情况。同时,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对膀胱产生刺激,影响排尿功能。
排尿训练:白天鼓励患儿尽量延长排尿间隔时间,逐渐增加膀胱容量,可每2-3小时排尿一次,然后逐渐延长至3-4小时,通过这种训练可以增强膀胱的储尿功能。晚间可以叫醒患儿排尿1-2次,帮助其建立正常的排尿反射。
二、药物治疗
目前用于小儿遗尿症治疗的药物主要有去氨加压素等。去氨加压素可以减少尿液的产生,增加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夜间尿量。但需注意,该类药物有一定的适用年龄范围,一般适用于5岁以上的患儿,且使用时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因为其可能存在一些副作用,如头痛、恶心等,但总体来说在符合适应证的情况下能有效改善遗尿症状。
三、中医治疗
1.针灸推拿
针灸:可以选取关元、中极、膀胱俞、三阴交等穴位进行针刺,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膀胱的功能。针刺治疗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医生操作,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穴位和针刺手法。一般来说,每周可进行2-3次针灸治疗,多个疗程后可能会对遗尿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推拿:推拿可以采用揉丹田、摩腹、揉龟尾、按揉三阴交等手法。揉丹田可以温补肾阳,摩腹能调节脾胃功能,揉龟尾、按揉三阴交有助于调理膀胱及泌尿系统的功能。每天可进行1-2次推拿,每次推拿时间约15-20分钟,长期坚持推拿可能对小儿遗尿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同样需要专业人员操作。
四、心理治疗
小儿遗尿症可能会对患儿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如导致患儿出现自卑、焦虑等情绪。家长和医护人员应给予患儿足够的关心和理解,避免责备患儿。可以通过游戏、沟通等方式帮助患儿缓解心理压力,让患儿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例如,当患儿有进步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患儿的自信心,这对于遗尿症的治疗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如3岁以下的儿童,一般不首先进行药物治疗,以非药物治疗为主。因为3岁以下儿童的泌尿系统等生理功能还在发育阶段,过早使用药物可能会对其身体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而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儿,如患有泌尿系统畸形等疾病的患儿,在治疗遗尿症的同时,还需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并且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