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鼻息肉要做手术吗
鼻炎鼻息肉是否需手术要综合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病情严重、药物无效、息肉范围大及影响周围组织时考虑手术,主要手术方式是鼻内镜手术。轻度病情且药物有效控制可不手术。儿童患者需谨慎评估,老年患者要考虑基础疾病影响及术后恢复。
一、鼻炎鼻息肉是否需要做手术的评估因素
(一)病情严重程度
1.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若患者经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包括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等),症状仍无明显改善,如鼻塞严重影响呼吸、睡眠、日常生活,且持续超过3个月,通常需要考虑手术干预。例如,有研究表明,对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经过12周的足量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仍存在中-重度鼻塞等症状的,手术是有效的治疗选择。
2.息肉范围及对周围组织影响:鼻息肉体积较大,堵塞鼻腔、鼻窦,甚至侵犯周围结构(如眼眶、颅底等)时,一般需要手术。影像学检查(如鼻窦CT)可清晰显示鼻息肉的范围,当息肉占据大部分鼻窦腔,或导致鼻窦骨质吸收、周围组织受压改变时,手术解除病变组织对周围结构的压迫是必要的。
二、手术治疗的方式及适用情况
(一)鼻内镜手术
1.适用范围:这是目前治疗鼻炎鼻息肉的主要手术方式。对于大多数鼻息肉伴有鼻窦炎的患者,鼻内镜手术可以在清晰的视野下,切除鼻息肉组织,开放鼻窦,改善鼻窦的通气和引流。例如,对于伴有上颌窦、筛窦等多组鼻窦病变的鼻息肉患者,鼻内镜下手术能够较为彻底地清除病变组织,且创伤相对较小,恢复较快。
2.优势:相比传统手术,鼻内镜手术具有视野清晰、创伤小、面部无切口等优点。通过鼻腔进路操作,最大程度地保留鼻腔、鼻窦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术后患者的鼻腔通气等功能恢复较好。
三、不建议手术的情况
(一)轻度病情且药物有效控制
当鼻炎鼻息肉病情较轻,通过药物治疗能够很好地控制症状,如鼻塞偶尔出现,程度较轻,不影响生活质量,此时可以继续以药物治疗为主,暂不考虑手术。例如,一些单纯的过敏性鼻炎伴轻度鼻息肉患者,通过规范使用抗过敏药物和鼻用糖皮质激素,症状得到良好控制,无需手术。
四、特殊人群的考虑
(一)儿童患者
1.谨慎评估:儿童鼻炎鼻息肉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需要谨慎评估。儿童的鼻腔、鼻窦等结构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手术需更加慎重。首先考虑药物治疗,如使用安全性较高的鼻用糖皮质激素等。只有在药物治疗无效,且病变严重影响儿童的呼吸、睡眠、生长发育等情况下,才会考虑手术。例如,严重的鼻息肉导致儿童长期张口呼吸,影响面部发育时,可在充分评估风险后考虑手术,但手术操作需更加精细,以减少对儿童鼻腔鼻窦发育的影响。
2.术后护理:儿童术后需要密切关注鼻腔恢复情况,家长要协助儿童做好鼻腔清洁等护理工作,同时注意观察儿童的呼吸、睡眠等情况,确保术后恢复顺利。
(二)老年患者
1.基础疾病影响:老年患者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在考虑手术时,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例如,高血压患者需要将血压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才能进行手术,以降低手术中的风险;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血糖,避免术后出现感染等并发症。
2.术后恢复:老年患者术后恢复相对较慢,需要加强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术腔情况,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要注意患者的营养支持,促进伤口愈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