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有消化系统、全身及肠外等多方面表现。消化系统有腹泻(活动期排便次数不等、可黏液脓血便,儿童易脱水电解质紊乱)、腹痛(轻至中度、左下腹或下腹等部位、有疼痛-便意-缓解规律)、里急后重(肛门坠胀、排便不尽感,溃疡性结肠炎易出现,需鉴别老年患者其他疾病);全身症状有发热(中低度常见,活动期高热,儿童影响发育、老年提示感染风险)、营养不良(长期患病体重减轻等,儿童影响发育、老年降抵抗力);肠外表现有皮肤表现(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等,注意皮肤护理)、关节症状(外周关节炎,儿童影响运动发育、老年影响日常活动)、眼部表现(葡萄膜炎等,不同年龄段个体化评估)。
一、消化系统症状
1.腹泻:是炎症性肠病常见症状之一,活动期患者每日排便次数不等,可为黏液脓血便等。例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典型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这是由于肠道炎症导致黏膜损伤、渗出增加及肠道蠕动加快等因素引起,炎症使得肠道对水分和电解质的吸收功能障碍,从而出现频繁腹泻情况,儿童患者可能因腹泻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需特别关注其补液等情况。
2.腹痛:多为轻至中度腹痛,部位多在左下腹或下腹,也可涉及全腹,有疼痛-便意-缓解的规律,部分患者可出现绞痛等情况。炎症刺激肠道神经末梢以及肠道痉挛等因素可导致腹痛发生,不同年龄段患者对腹痛的感知和表述可能不同,儿童可能通过哭闹等方式表达不适,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3.里急后重:患者有肛门坠胀感,总是有排便不尽的感觉,这是因为直肠炎症刺激直肠肛管部位的感受器,导致频繁产生便意,但实际排便量不多,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相对更易出现此症状,对于老年患者,需注意是否合并其他肠道或肛门直肠疾病导致类似表现需鉴别。
二、全身症状
1.发热:中低度发热较为常见,病情活动时可出现高热,这是由于炎症反应导致机体的免疫应答激活,释放炎性介质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儿童患者发热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等,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支持处理措施;老年患者发热可能提示感染等其他并发症风险增加,需全面评估。
2.营养不良:长期患病可导致患者出现体重减轻、消瘦、贫血等情况,因为肠道炎症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如蛋白质、维生素、铁等多种营养成分的吸收障碍,儿童患者营养不良会严重影响其身体和智力发育,老年患者则可能进一步降低机体抵抗力,加重病情。
三、肠外表现
1.皮肤表现:可有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等,结节性红斑表现为双下肢伸侧的红色疼痛性结节,坏疽性脓皮病可出现皮肤溃疡等,这些皮肤表现与肠道炎症的全身免疫反应相关,不同性别患者发生肠外表现的概率可能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具体个体情况不同,对于有皮肤表现的患者需注意皮肤护理,预防感染等。
2.关节症状:可有关节炎,多为外周关节炎,呈非对称性、外周大关节受累等特点,与肠道炎症的免疫介导炎症反应有关,儿童患者关节受累可能影响其运动功能发育,老年患者则可能影响其日常活动能力,需评估关节功能并采取相应的康复等措施。
3.眼部表现:如葡萄膜炎、巩膜炎等,炎症性肠病的免疫异常可累及眼部组织,不同年龄段患者眼部表现的严重程度和处理方式需根据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评估,儿童患者眼部病变可能影响视力发育,需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