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起水痘是怎么治疗
身上水痘的治疗需遵循抗病毒、止痒、防止感染原则,依据患者年龄、病情及有无并发症等综合考量治疗方法。一般治疗包括隔离休息、皮肤护理和饮食调整;药物治疗有抗病毒、止痒、防止感染类药物。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治疗各有注意事项;针对皮肤感染、肺炎、脑炎等并发症有相应治疗手段;患者治疗中需按医嘱定期复诊并监测,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一、治疗原则
治疗身上的水痘需遵循抗病毒、止痒、防止感染的原则。治疗方法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是否有并发症等因素综合考量。
二、一般治疗
1.隔离休息:水痘具有高度传染性,患者需居家隔离至全部疱疹结痂,避免传染给他人。同时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
2.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用温水轻轻清洗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勤换衣物和床单,减少皮肤摩擦。修剪指甲,防止抓破疱疹引起感染和留下疤痕。儿童患者可戴手套或用棉布包裹双手。
3.饮食调整:给予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蔬菜、水果等,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毒素。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皮肤瘙痒。
三、药物治疗
1.抗病毒药物: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阿昔洛韦,一般适用于病情较重或有并发症的患者。儿童和成人的用药有所不同,具体需由医生根据病情判断。
2.止痒药物:皮肤瘙痒是水痘的常见症状,可使用炉甘石洗剂涂抹在疱疹处,起到止痒作用。若瘙痒严重,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
3.防止感染药物:若疱疹破裂,可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等,防止继发感染。
四、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患水痘后症状可能相对较重。用药需谨慎,尤其是抗病毒药物,要严格遵医嘱。儿童可能难以忍受皮肤瘙痒,家长要加强护理,避免孩子抓破疱疹。低龄儿童尽量避免使用口服抗组胺药物,优先选择外用止痒药物。
2.孕妇:孕妇感染水痘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尤其是在怀孕早期。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孕妇和胎儿的安全,避免使用对胎儿有潜在危害的药物。若病情较轻,可先采取一般治疗措施;若病情较重,需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后使用药物。
3.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较弱,患水痘后可能恢复较慢,且容易出现并发症。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的休息。用药时要考虑老年人的肝肾功能,避免使用对肝肾有较大负担的药物。
4.免疫功能低下者:如患有艾滋病、恶性肿瘤等疾病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感染水痘后病情往往较重,容易出现播散性水痘和并发症。需及时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并加强支持治疗,必要时可使用免疫球蛋白提高免疫力。
五、并发症的治疗
1.皮肤感染:若疱疹破裂后出现红肿、疼痛、脓性分泌物等感染症状,需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症状较轻时可外用抗生素软膏,症状较重时需口服或静脉使用抗生素。
2.肺炎:水痘并发肺炎较为常见,尤其是儿童和成人患者。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根据病情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治疗,并给予止咳、祛痰、平喘等对症治疗。
3.脑炎:水痘脑炎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患者出现头痛、呕吐、嗜睡、抽搐等症状时,需立即住院治疗。治疗包括抗病毒、降低颅内压、控制抽搐等措施。
六、复诊与监测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诊,以便医生了解病情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复诊时一般需检查皮肤疱疹的愈合情况、体温、血常规等指标。同时,患者要密切观察自身症状,如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头痛剧烈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