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水痘怎么处理好得快
水痘患者需隔离至皮疹结痂干燥,一般不少于发病后2周;要保持皮肤清洁,用温水轻柔洗澡,瘙痒明显可用炉甘石洗剂,避免搔抓,必要时用抗组胺药物;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喝温开水;要监测体温,物理或药物降温,观察皮疹变化;儿童要密切护理、按时接种疫苗,接触后观察21天;孕妇感染水痘需及时就医,避免接触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患病严重,要立即就医、避免接触患者。
一、隔离休息
水痘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患者确诊后应立即隔离,一般需要隔离至全部皮疹结痂干燥为止,通常不少于发病后2周。这是因为在出疹前1-2天至皮疹完全结痂期间,患者都具有传染性,隔离可以避免将病毒传播给他人,尤其是未患过水痘且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群,如儿童等免疫力较低的个体。
二、皮肤护理
1.保持皮肤清洁:
患者要勤换衣物,选择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避免衣物摩擦皮疹部位。每天用温水洗澡,但要注意水温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37-38℃左右,水温过高可能会刺激皮肤,加重瘙痒等不适。洗澡时要轻柔擦拭,防止弄破水疱。
对于皮肤瘙痒明显的患者,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外涂,炉甘石洗剂有收敛、止痒的作用。但如果水疱破裂,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2.避免搔抓:
要尽量避免孩子搔抓水痘皮疹,因为搔抓可能会导致水疱破裂,引起感染,甚至留下疤痕。可以给孩子剪短指甲,婴幼儿可以戴上棉质手套,防止搔抓。如果瘙痒严重影响睡眠,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但要注意儿童的用药剂量和禁忌。
三、饮食调整
1.清淡易消化饮食:
患病期间,患者应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汤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也可能会加重皮肤瘙痒等症状。
增加水分摄入,多喝温开水,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毒素。
四、病情观察
1.监测体温:
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如果体温不是很高,在38.5℃以下,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如果体温超过38.5℃,且患者伴有明显不适,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但要避免给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的退热药物。同时,要注意观察发热的规律和伴随症状,如果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等情况,要及时就医,排除是否有继发细菌感染等并发症。
2.观察皮疹变化:
要注意观察皮疹的发展情况,包括皮疹的数量、形态、部位等的变化。如果皮疹出现化脓、增多、面积扩大等情况,可能提示继发细菌感染,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处理。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是水痘的高发人群,由于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病情变化可能较快。家长要更加密切观察儿童的病情,严格按照上述隔离、皮肤护理等要求进行护理。同时,要确保儿童按时接种水痘疫苗,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对于未接种过疫苗的儿童接触水痘患者后,要密切观察21天,因为水痘的潜伏期一般为10-21天。
2.孕妇:
孕妇患水痘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如导致胎儿畸形等。如果孕妇感染水痘,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孕妇在孕期要注意避免接触水痘患者,已经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孕妇一般不会感染水痘,但如果没有接种过疫苗且接触了水痘患者,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患水痘后病情往往比较严重,可能会出现播散性水痘等情况。这类人群一旦怀疑感染水痘,要立即就医,可能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等特殊处理。并且要尽量避免接触水痘患者,在水痘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