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有哪些并发症
急性胰腺炎有局部和全身并发症,局部并发症包括胰腺坏死(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发生率高,有基础疾病者易出现)、胰腺脓肿(重症胰腺炎起病2-3周后出现,老年患者风险高)、胰腺假性囊肿(发病后4周左右形成,大小不同表现不同);全身并发症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含肺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等)、感染(腹腔内感染、败血症等,糖尿病患者风险高)、消化道出血(与应激性溃疡、门静脉高压等有关,有胃溃疡病史者风险增加)、高血糖(大部分暂时性,部分可成永久性糖尿病,肥胖、有家族糖尿病史者风险相对高)。
一、局部并发症
1.胰腺坏死:多发生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胰腺组织出现缺血性坏死。研究表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坏死的发生率较高,胰腺坏死会导致炎症进一步加重,引发更严重的全身反应。例如,胰腺坏死后释放的大量炎性介质会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一系列问题。对于有基础疾病如胆道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胰腺坏死,因为胆道疾病可能导致胰液引流不畅,增加胰腺坏死的风险。
2.胰腺脓肿:是由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形成的脓肿。一般在重症胰腺炎起病2-3周后出现,患者会有高热、腹痛等表现。胰腺脓肿的形成与胰腺坏死组织未得到有效控制有关,当坏死组织被细菌感染时就会形成脓肿。对于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发生胰腺脓肿的风险可能更高,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病情。
3.胰腺假性囊肿:多在急性胰腺炎发病后4周左右形成,由胰液和坏死组织在胰腺内或其周围包裹形成。假性囊肿如果较小可能无症状,较大时可压迫周围组织引起相应症状。对于儿童患者,胰腺假性囊肿的形成可能与儿童胰腺炎的病因特点有关,如先天性胰胆管异常等,需要根据囊肿的大小和症状来决定治疗方案。
二、全身并发症
1.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肺功能障碍:是急性胰腺炎常见的全身并发症之一,可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胰腺炎时释放的炎性介质可引起肺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等,导致肺间质水肿、肺泡塌陷等。例如,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约有5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肺功能障碍。对于有吸烟史的患者,肺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因为吸烟会损害肺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影响肺对炎性介质的耐受性。
肾功能障碍:可出现急性肾衰竭,主要是由于有效血容量不足、炎性介质损伤肾小管等原因引起。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肾功能障碍时,会出现少尿、无尿、血肌酐升高等表现。老年患者本身肾功能储备较差,在急性胰腺炎时更容易发生肾功能障碍,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指标。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可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炎性介质可影响心肌细胞的功能,导致心肌损伤和心律失常。对于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急性胰腺炎可能会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因为炎症反应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影响心肌的血液供应。
2.感染:急性胰腺炎容易发生腹腔内感染、败血症等。由于胰腺坏死组织等为细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基,容易导致感染发生。对于糖尿病患者,由于其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发生感染的风险更高,而且感染后不易控制,需要加强血糖控制和感染的监测。
3.消化道出血:可能与应激性溃疡、门静脉高压等有关。在急性胰腺炎情况下,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容易引起胃黏膜应激性溃疡,导致消化道出血。对于有胃溃疡病史的患者,在急性胰腺炎时消化道出血的风险会进一步增加,需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的表现。
4.高血糖:大部分急性胰腺炎患者会出现暂时性高血糖,这是因为胰腺受损影响了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但部分患者会发展为永久性糖尿病。对于肥胖、有家族糖尿病史的患者,在急性胰腺炎后发生高血糖和糖尿病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在胰腺炎恢复后监测血糖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