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打水痘疫苗
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最有效手段,属二类疫苗需自费。接种可预防发病、降低传播风险,儿童12月龄-12周岁常规接种,青少年及成人有接触风险可接种,特殊人群需谨慎评估,接种有禁忌证,接种后需观察局部、全身反应,注意休息饮食等,需综合个体情况决策以发挥其预防作用。
一、水痘疫苗的基本信息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手段,它属于二类疫苗,需自费接种。目前使用的水痘疫苗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价水痘减毒活疫苗,另一种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联合疫苗,可同时预防水痘和带状疱疹。
二、接种水痘疫苗的益处
1.预防水痘发病
大量科学研究表明,接种水痘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特异性抗体。一般来说,接种疫苗后抗体阳转率可达到95%以上,接种者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发病症状会明显减轻,即使发病,病程也会缩短,症状相对较轻。例如,多项临床研究追踪显示,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群患水痘的概率显著低于未接种人群,且患病后出现高热、严重皮肤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大大降低。
2.降低传播风险
接种水痘疫苗不仅能保护个体,还能在人群中形成免疫屏障,减少水痘的传播。当人群中足够比例的人接种了水痘疫苗,可有效阻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传播链,从而降低整个社区的水痘发病几率。
三、适宜接种水痘疫苗的人群
1.常规接种人群
儿童:一般建议12月龄-12周岁的儿童接种水痘疫苗,通常分为两剂次接种,第一剂在12-18月龄接种,第二剂在4-6周岁接种。这是因为儿童时期是水痘高发年龄段,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儿童时期感染水痘。
青少年及成人:对于未患过水痘且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青少年和成人,如果有接触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风险,如与水痘患者密切接触、前往水痘高发场所等,也可以接种水痘疫苗来预防水痘。
2.特殊人群需谨慎评估
过敏体质者:如果对疫苗成分过敏,如对疫苗中的明胶、新霉素等过敏,则不宜接种水痘疫苗。在接种前,需详细告知医生过敏史,由医生评估是否可以接种。
免疫功能低下者:如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的人群,接种水痘疫苗可能效果不佳,且存在一定风险,需在医生充分评估后决定是否接种。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一般不建议接种水痘疫苗,因为目前缺乏足够的研究数据表明水痘疫苗对妊娠期女性和胎儿是绝对安全的。如果在接种疫苗后发现妊娠,需咨询医生,密切观察胎儿情况。
四、接种水痘疫苗的禁忌证
1.急性疾病期
患有急性发热性疾病的人群,应推迟接种水痘疫苗,待疾病痊愈后再考虑接种。因为在发热等急性疾病状态下,人体免疫力下降,接种疫苗可能会加重身体不适,也可能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2.严重过敏史
如对疫苗任何成分过敏,或以前接种水痘疫苗曾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则禁止接种水痘疫苗。
五、接种水痘疫苗后的注意事项
1.局部反应观察
接种后在接种部位可能会出现红肿、疼痛等局部反应,一般程度较轻,通常在1-2天内可自行缓解。要注意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搔抓,防止感染。
2.全身反应观察
少数人可能会出现低热等全身反应,一般体温不超过38.5℃,持续时间较短,也可自行缓解。如果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5℃)或其他严重全身不适症状,如呼吸困难、皮疹加重等,应及时就医。
3.饮食与休息
接种后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同时,要避免剧烈运动,让身体有良好的恢复状态。
总之,是否接种水痘疫苗需要综合考虑个体情况,包括年龄、健康状况、接触风险等因素,在充分了解水痘疫苗的相关信息后,由医生和家长(或个人)共同做出决策,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水痘疫苗预防水痘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