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长水痘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接触传染源、人群易感性及传播途径可致感染。儿童、成人、有基础病史人群及孕妇感染水痘有不同特点及影响。预防可通过接种水痘疫苗、避免接触传染源、增强免疫力来实现,接种疫苗是最有效措施,流行季避密集场所,健康生活方式助增强免疫力。
一、长水痘的原因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接触传染源: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患者的上呼吸道黏膜和疱疹液中,可通过直接接触水痘患者的疱疹液、飞沫等进行传播。例如,健康人近距离与水痘患者面对面交谈,吸入含有病毒的飞沫后,就有可能被感染;直接接触水痘患者破裂的疱疹,也会导致病毒传播。
易感性:人群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普遍易感,尤其是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更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一般来说,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儿童感染水痘的风险更高。随着年龄增长,部分人可能通过隐性感染获得免疫力,但仍有再次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带状疱疹的可能。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在水痘患者的疱疹液中含有大量病毒,当疱疹破裂时,病毒会污染周围环境,健康人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后也可能感染。比如,接触了被水痘患者疱疹液污染的玩具、衣物等,都有可能引发感染。
二、不同人群长水痘的特点及相关影响
儿童:儿童感染水痘后,症状相对较为典型,起病较急,可能会先出现发热,体温可在38℃-40℃左右,同时伴有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等前驱症状,1-2天后皮肤会出现皮疹,皮疹先发生于头皮、面部或躯干受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最初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并发展成疱疹,疱疹为椭圆形,疱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儿童长水痘时需注意避免搔抓疱疹,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因为儿童皮肤相对娇嫩,搔抓后容易导致皮肤破损感染,而且儿童的免疫系统在不断发育中,水痘可能会对其免疫系统有一定影响,但多数儿童经过规范护理可顺利恢复。
成人:成人感染水痘后,症状往往比儿童更严重,发热程度可能更高,全身症状更明显,如头痛、乏力等,皮疹数量也可能更多,疱疹更容易发生融合等情况。成人长水痘时,由于身体机能相对成熟,但仍需重视,因为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如肺炎、脑炎等,所以成人感染水痘后需要更加密切地观察病情变化。
有基础病史人群:如果本身患有免疫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基础病史的人群感染水痘,病情可能会更复杂,更容易出现重症情况。例如,患有白血病等免疫系统受抑制的疾病的患者,感染水痘后病毒可能更难控制,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更高,因为他们的身体自身抵御病毒的能力较弱,需要特别关注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来控制病情。
孕妇:孕妇感染水痘风险较高,而且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如果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水痘,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在妊娠晚期感染水痘,可能会引起胎儿先天性水痘综合征等。所以孕妇如果接触了水痘患者,需要及时就医评估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三、预防长水痘的措施
接种水痘疫苗: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措施。水痘疫苗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国产的,一种是进口的。儿童通常在12-18个月时接种第一剂水痘疫苗,4-6岁时接种第二剂。接种水痘疫苗后,人体会产生抗体,从而降低感染水痘的风险。对于没有接种过水痘疫苗且未感染过水痘的人群,尤其是容易接触水痘患者的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等),也可以考虑接种水痘疫苗来预防。
避免接触传染源:在水痘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带儿童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商场、游乐场等。如果周围有水痘患者,要尽量让儿童远离患者。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浓度。
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水痘也很重要。均衡饮食,保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如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适量运动,增强体质;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这些都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降低感染水痘的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