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检查什么项目
胰腺癌的诊断涉及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和病理检查。血液检查包括检测CA19-9、CA242、CA125、CEA等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有腹部超声、增强CT、MRI及MRCP等,分别有不同特点和适用情况;内镜超声可近距离观察胰腺并穿刺活检;病理检查通过穿刺活检获取组织明确诊断,是确诊金标准,各检查需考虑不同人群特点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血液检查
1.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
CA19-9:是胰腺癌较为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在胰腺癌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常明显升高。研究表明,约70%-80%的胰腺癌患者CA19-9水平升高,但其特异性有限,一些良性胆道疾病等也可能导致CA19-9轻度升高。对于有上腹部不适等可疑胰腺癌症状的人群,检测CA19-9有助于初步筛查。不同年龄、性别人群检测CA19-9的临床意义相似,但如果本身有胆道系统疾病病史的人群,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因为胆道疾病可能干扰CA19-9的检测结果。
CA242:也是胰腺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其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CA19-9有一定相关性,在部分CA19-9检测阴性的胰腺癌患者中,CA242可能会有阳性表现,可作为CA19-9的补充检测指标。
CA125:部分胰腺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会升高,尤其在伴有肝转移或腹膜转移的患者中更易出现升高情况,不过其特异性不如CA19-9针对胰腺癌。
癌胚抗原(CEA):虽然CEA不是胰腺癌特异的标志物,但在部分胰腺癌患者中也会升高,可作为胰腺癌辅助诊断及病情监测的指标之一。
二、影像学检查
1.腹部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是胰腺癌筛查的常用初步检查方法。它可以观察胰腺的形态、大小、胰腺内有无占位性病变等。对于年龄较大、有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吸烟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的人群,超声检查能初步发现胰腺是否存在异常。但超声检查受肠道气体等因素影响较大,对于胰腺深部病变的显示可能不够清晰,对于一些较小的胰腺病变可能会有漏诊的情况。
2.增强CT检查
增强CT是诊断胰腺癌的重要影像学手段。它可以清晰地显示胰腺肿块的大小、位置、形态,以及肿块与周围血管(如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腹腔干等)的关系,有助于判断肿瘤是否能够切除。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增强CT检查的辐射剂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一般来说,合理的检查辐射剂量在可接受范围内。对于有肾功能不全等病史的人群,需要谨慎使用含碘对比剂,检查前需要评估肾功能并做好相应准备。
3.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
MRI对胰腺病变的分辨率较高,尤其是对胰腺周围血管的显示更为清晰,对于一些CT检查难以鉴别诊断的胰腺病变,MRI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MRCP可以清晰显示胰胆管系统的形态,对于判断胰胆管是否受肿瘤阻塞等情况有重要价值。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MRI检查相对更具优势,因为其没有辐射。对于有幽闭恐惧症的人群,进行MRI检查可能会有不适,需要提前做好心理疏导等准备。
三、内镜检查
1.内镜超声(EUS)
EUS是将超声探头通过内镜放入消化道,近距离观察胰腺,其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胰腺实质内的小病灶,并且能够对病变进行穿刺活检,获取病理诊断依据。对于一些临床高度怀疑胰腺癌但其他检查未能明确的情况,EUS检查很有帮助。不同年龄人群进行EUS检查时,需要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等进行操作,比如老年患者可能需要更缓慢、轻柔的操作过程。
四、病理检查
1.胰腺穿刺活检
通过上述的内镜超声等手段进行胰腺病变的穿刺活检,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这是确诊胰腺癌的金标准。病理检查可以明确病变的组织学类型等,对于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在进行穿刺活检时,需要考虑患者的一般状况,比如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需要评估穿刺活检的风险和获益比。对于有出血倾向等病史的人群,穿刺活检前需要纠正凝血功能等,以降低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