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脑瘫症状表现
早产儿脑瘫有多样症状表现,运动功能方面有肌张力异常、运动发育落后、姿势异常;姿势反射异常包括原始反射延迟消失、异常姿势反射出现;语言及认知方面有语言发育迟缓、认知障碍;部分还会出现癫痫发作,家长需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带孩子就医,早期干预对改善预后重要,要给患儿关爱和创造康复训练环境。
一、运动功能方面
1.肌张力异常:早产儿脑瘫常见肌张力异常情况,部分患儿表现为肌张力增高,可出现肢体僵硬,如家长试图活动患儿肢体时,能感觉到明显阻力,这是由于脑部损伤导致锥体系等结构异常,影响了肌肉的正常舒张和收缩调节,在新生儿期可能就可发现肢体活动较正常儿受限;还有部分患儿表现为肌张力减低,肢体松软,像棉花一样无力,活动时幅度大且不灵活,这是因为脑部病变使得对肌肉的控制能力减弱,肌肉处于相对松弛状态。
2.运动发育落后:正常早产儿在相应月龄也会有一定运动发育进程,而脑瘫早产儿会出现明显落后。例如,正常宝宝在2-3个月时能抬头,4-5个月会翻身,6-7个月能独坐等,但脑瘫早产儿可能在这些月龄阶段无法达到相应的运动发育指标,如3个月时不能抬头或抬头不稳,5个月时不能较好翻身等,这是因为脑部损伤影响了神经对肌肉运动的协调和支配功能,导致运动发育滞后于正常儿童。
3.姿势异常:可出现各种异常姿势,如仰卧位时头后仰、下肢伸直;俯卧位时头不能抬平,呈现不对称姿势;坐位时不能保持稳定的坐姿,常出现前倾、后倾或侧倾等姿势,这些异常姿势是由于脑部病变破坏了正常的神经传导通路,使得身体在保持姿势时的平衡调节功能出现障碍。
二、姿势反射异常
1.原始反射延迟消失:正常新生儿具有一些原始反射,如拥抱反射、握持反射等,这些原始反射会在出生后一定月龄逐渐消失。但脑瘫早产儿的原始反射可能延迟消失,例如拥抱反射通常在3-4个月消失,若早产儿在5个月后仍能引出明显的拥抱反射,就可能提示存在脑部发育异常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因为原始反射的正常消失是神经系统发育逐渐成熟的标志之一,延迟消失说明神经系统的成熟进程受到影响。
2.异常姿势反射出现:还可能出现一些异常的姿势反射,如不对称颈紧张反射持续存在,表现为头转向一侧时,同侧上肢伸直,对侧上肢屈曲,这种异常反射的存在干扰了正常的姿势和运动模式,进一步影响了患儿的运动功能发育,是脑部损伤后神经反射异常的表现。
三、语言及认知方面
1.语言发育迟缓:部分脑瘫早产儿会出现语言发育迟缓的情况,表现为说话晚,开始发音的时间晚于正常儿童,而且在语言表达和理解方面也落后。例如,正常宝宝在1岁左右能说简单的词语,而脑瘫早产儿可能到2岁仍不能清晰表达简单语句,这是因为脑部病变影响了语言中枢的发育以及神经对语言相关肌肉的控制,导致语言的学习和表达功能受到阻碍。
2.认知障碍: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如注意力不集中、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落后等。由于脑部损伤影响了大脑的认知功能区域,使得早产儿在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中出现异常,表现为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较正常儿童差,这会进一步影响其整体的生长发育和适应能力,因为认知功能是获取知识和适应环境的基础。
四、癫痫发作
部分脑瘫早产儿可能会出现癫痫发作,表现为肢体抽搐、意识丧失等症状。这是因为脑部病变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当异常放电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癫痫发作,癫痫发作会对患儿的脑部功能进一步造成损害,加重病情,需要密切关注和及时处理,以减少癫痫发作对患儿神经系统的不良影响。
温馨提示:早产儿脑瘫的症状表现多样,家长在照顾早产儿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其运动、姿势、语言、认知等方面的表现。若发现早产儿有上述异常表现中的一项或多项,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如神经系统检查、头颅影像学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因为早期干预对于改善脑瘫患儿的预后非常重要,可以最大程度地促进患儿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要给予患儿更多的关爱和耐心,为其创造良好的康复训练环境,帮助患儿尽可能地恢复身体功能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