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六大症状
急性胰腺炎有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腹胀、黄疸、低血压和休克等表现,腹痛多为突然发作且向腰背部带状放射,饱餐或饮酒后易发作,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生活方式及既往病史影响发病风险;恶心呕吐因胰腺炎症致胃肠道痉挛蠕动紊乱,儿童需防脱水,老年需鉴别及防误吸;发热是炎症引发免疫反应,儿童防惊厥,老年防感染;腹胀因炎症致肠麻痹,儿童影响进食呼吸,老年需区分其他腹胀;黄疸因胰腺炎症累及胆总管致梗阻,儿童考虑先天疾病,老年警惕恶性病变;低血压和休克因胰腺坏死出血、炎性渗出及炎症介质释放,儿童病情变化快,老年预后差,有严重感染、大量酗酒史等人群风险高
一、腹痛
1.表现及原理:急性胰腺炎最主要的症状多为突然发作的上腹部疼痛,疼痛程度较为剧烈,可呈持续性钝痛、刀割样痛或绞痛等,常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这是因为胰腺炎症刺激胰腺包膜上的神经末梢以及炎症波及周围组织、神经等所致。疼痛多在饱餐或饮酒后突然发作,部分患者可能在夜间发作。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患急性胰腺炎时腹痛表现可能相对不典型,但也会有腹部不适等表现;老年患者可能因痛觉敏感度下降等因素,腹痛表现可能较隐匿,但仍需高度重视。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酗酒、暴饮暴食等人群发生急性胰腺炎导致腹痛的风险更高,有胆道疾病病史的人群也是急性胰腺炎的高危人群,此类人群更易出现腹痛症状。
二、恶心、呕吐
1.表现及原理:多数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吐出胆汁或咖啡样物质。这是由于胰腺炎症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道痉挛和蠕动功能紊乱,导致恶心、呕吐。对于儿童患者,频繁的恶心、呕吐可能会导致脱水等情况,需要特别关注其水电解质平衡;老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要注意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相鉴别,同时要警惕因呕吐导致误吸等风险。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高脂饮食等的人群,发生急性胰腺炎出现恶心、呕吐的概率相对增加,有既往胰腺病史的人群再次发病时也较易出现此类症状。
三、发热
1.表现及原理:患者多有中度发热,一般体温在38℃左右,少数患者可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9℃。这是因为胰腺炎症反应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发热。不同年龄的患者发热表现有差异,儿童发热时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因为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高热可能导致惊厥等不良后果;老年患者发热时要考虑到其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感染等风险相对较高。生活方式不健康、有胆道感染等病史的人群,发生急性胰腺炎时更易出现发热症状,有胰腺外伤病史等的人群也可能因局部炎症等出现发热情况。
四、腹胀
1.表现及原理:患者可出现腹胀症状,是由于胰腺炎症累及腹膜后组织,引起肠麻痹,导致肠道积气、积液,进而出现腹胀。对于儿童患者,腹胀可能会影响其进食和呼吸等,需要关注腹部体征变化;老年患者腹胀时要注意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腹胀相区分,如肠梗阻等,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等。长期卧床、有腹部手术史等生活方式或病史的人群,发生急性胰腺炎时腹胀表现可能更为明显,有胃肠道基础疾病病史的人群也易出现腹胀相关情况。
五、黄疸
1.表现及原理:当胰腺炎症累及胆总管,导致胆总管梗阻时,可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这是因为胆总管梗阻后,胆汁排出受阻,逆流入血,导致血液中胆红素升高,出现黄疸。不同年龄患者黄疸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出现黄疸时要考虑先天性胆道疾病等其他可能;老年患者出现黄疸需警惕胆道恶性病变等情况。有胆道结石病史、胆道蛔虫病史等的人群,发生急性胰腺炎时更易出现黄疸症状,这与胆道本身存在的病变基础有关。
六、低血压和休克
1.表现及原理:病情严重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可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主要是因为胰腺坏死出血,大量炎性渗出,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同时炎症介质释放引起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等。对于儿童患者,发生休克时病情变化较为迅速,需及时抢救;老年患者出现休克时,其重要脏器储备功能差,预后相对较差。有严重感染病史、大量酗酒史等的人群,发生急性胰腺炎时出现低血压和休克的风险更高,这与这些人群的机体基础状况和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