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并发症
急性胰腺炎有局部和全身并发症,局部并发症包括胰腺坏死(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出现,与多种因素相关,表现为持续高热等,影响预后)、胰腺脓肿(重症急性胰腺炎起病2-3周后出现,由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形成,可致感染扩散)、胰腺假性囊肿(急性胰腺炎发病后4周左右形成,由炎症渗出等包裹而成,较大囊肿可压迫周围组织);全身并发症包括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严重并发症,累及多器官,老年等人群风险高,可致多器官相应损伤,增加死亡率)、感染(易发生多种感染,儿童、老年等人群及有基础疾病等者风险高,可加重病情致恶化)。
一、局部并发症
1.胰腺坏死:
发生情况:多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出现,是胰腺组织的缺血性坏死。影像学检查(如增强CT)可发现胰腺实质内无强化的区域。其发生与胰腺微循环障碍等多种因素相关,比如炎症介质的释放导致血管收缩、血栓形成等,影响胰腺组织的血液供应,进而引发坏死。在不同年龄人群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胰腺坏死的风险不同,一般来说,老年患者由于基础疾病较多,如血管硬化等,可能更易出现胰腺坏死情况;从生活方式看,长期大量饮酒者患重症急性胰腺炎进而出现胰腺坏死的风险高于一般人群,有胆石症病史的患者也更容易发生胰腺坏死相关并发症。
表现及影响:患者可出现持续高热、腹痛加剧等表现,胰腺坏死会导致炎症进一步扩散,引发全身炎症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增加感染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胰腺脓肿:
发生情况:是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后形成的脓肿。通常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起病2-3周后出现,多因胰腺坏死组织被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局部形成包裹性的脓液积聚。在年龄方面,儿童患者发生胰腺脓肿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由于其机体免疫等功能与成人不同,病情进展可能较为迅速;生活方式不健康、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易发生,比如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感染不易控制,容易形成胰腺脓肿。
表现及影响:患者可有发热、腹痛、腹部可触及包块等表现,胰腺脓肿可导致感染扩散,引起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
3.胰腺假性囊肿:
发生情况:多在急性胰腺炎发病后4周左右形成,是由胰腺炎症渗出的液体、坏死组织等被周围纤维组织包裹形成的囊肿。其形成与胰腺局部炎症导致的胰液外渗、周围组织包裹有关。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患胰腺假性囊肿相对少见,但成人中,有急性胰腺炎病史者是高发人群,尤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生活方式上,长期酗酒者患急性胰腺炎后形成胰腺假性囊肿的风险较高,有胆道疾病史的患者也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表现及影响:较小的假性囊肿可能无明显症状,较大的囊肿可压迫周围组织,引起腹痛、腹胀、压迫邻近器官导致相应症状等,如压迫胃可引起恶心、呕吐等,压迫胆总管可引起黄疸等。
二、全身并发症
1.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发生情况:是急性胰腺炎严重的全身并发症,可累及多个器官,如肺、肾、心脏等。其发生机制复杂,与炎症介质的广泛释放、微循环障碍、全身炎症反应失控等有关。在年龄因素上,老年患者各器官功能储备差,发生MODS的风险更高;从生活方式看,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机体的损伤,增加发生MODS的可能性;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本身器官功能就存在一定损害,患急性胰腺炎后更易发展为MODS。
表现及影响:累及肺可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累及肾可出现少尿、无尿、肾功能不全等;累及心脏可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表现,MODS会显著增加患者的死亡率,是急性胰腺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2.感染:
发生情况:急性胰腺炎患者易发生感染,包括腹腔内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腹腔内感染与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后细菌移位等有关;肺部感染多因患者长期卧床、呼吸功能受限等原因导致。在年龄方面,儿童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感染风险相对较高;老年患者免疫功能衰退,也容易发生感染;生活方式上,不注意个人卫生、长期住院等情况会增加感染的几率;有基础疾病如免疫缺陷疾病等的患者,感染风险明显升高。
表现及影响:感染可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导致病情恶化,如腹腔内感染可使腹痛加剧、体温持续升高,肺部感染可导致呼吸功能进一步受损等,严重感染可引发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等,危及患者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