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白内障和青光眼
预防白内障需避免紫外线过度暴露、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预防青光眼要定期监测眼压、避免诱发眼压升高的因素(情绪波动、长时间暗环境停留、过量饮水)、适度用眼及积极治疗相关眼部疾病,不同年龄段人群均需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维护眼健康。
一、预防白内障
(一)避免紫外线过度暴露
1.原理:长期紫外线照射会损伤眼睛晶状体,增加白内障发生风险。
2.措施:日常生活中应佩戴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太阳镜,在阳光强烈时段尽量减少外出,如夏季10:00-16:00时段。不同年龄段人群都需注意,儿童眼睛晶状体更娇嫩,紫外线对其伤害更大,更要做好防晒措施;成年人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也易引发白内障。
(二)控制基础疾病
1.糖尿病
原理: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控制不佳会影响眼睛晶状体代谢,导致白内障。
措施:糖尿病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控制血糖,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及规范使用降糖药物等方式,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如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血糖尽量控制在10mmol/L以下,可有效降低白内障发生几率,不同年龄段糖尿病患者均需重视血糖管理。
2.高血压
原理:高血压会使眼睛血管压力改变,影响晶状体营养供应,增加白内障发病可能。
措施:高血压患者要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收缩压控制在140mmHg以下,舒张压控制在90mmHg以下,同时定期监测血压,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各年龄段高血压患者都应关注血压对眼睛的影响。
(三)健康生活方式
1.合理饮食
原理:富含维生素C、E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有助于保护晶状体。例如维生素C能参与晶状体代谢,抗氧化损伤;维生素E可保护细胞膜免受自由基损伤。
措施:日常饮食中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如橙子、草莓、菠菜、西兰花等,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维生素。老年人胃肠功能相对较弱,可适当加工使食物更易吸收;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保证营养均衡,为眼睛健康发育提供物质基础。
2.戒烟限酒
原理:吸烟产生的有害物质会损伤眼部组织,酒精会影响眼睛的代谢和血液循环。
措施:吸烟者应尽量戒烟,避免二手烟暴露;饮酒者要限制饮酒量,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都应认识到吸烟和过量饮酒对眼睛健康的危害并积极改变不良习惯。
二、预防青光眼
(一)定期监测眼压
1.原理:眼压升高是青光眼的重要危险因素,定期监测眼压可早期发现眼压异常。
2.措施: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视等高危人群应定期到眼科进行眼压检查,一般建议每年至少检查一次眼压。不同年龄段人群中,老年人由于眼部结构退变,更易出现眼压异常,需更加密切监测;儿童若有相关遗传因素等也应定期检查眼压。
(二)避免诱发眼压升高的因素
1.情绪波动
原理:剧烈情绪波动如暴怒、长期焦虑等可导致眼压升高。
措施:保持情绪稳定,可通过冥想、瑜伽、听舒缓音乐等方式调节情绪。不同性格、不同生活压力的人群都应注意情绪管理,例如工作压力大的成年人,可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通过适当方式缓解压力,避免因情绪问题引发眼压升高导致青光眼。
2.长时间暗环境停留
原理:在暗环境中瞳孔会扩大,房水流出受阻,易导致眼压升高。
措施:应避免长时间处于暗室环境,如电影院、歌厅等光线较暗的场所不宜久留。老年人在傍晚光线不足时行动要特别注意,尽量减少在暗环境中的停留时间;儿童在游玩时也应避免长时间处于光线昏暗的地方。
3.过量饮水
原理: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会使血液稀释,房水生成增多,引起眼压升高。
措施:适量饮水,一次饮水不宜超过300-500ml。不同年龄段人群对饮水的耐受不同,例如老年人肾脏功能有所减退,过量饮水更易影响眼压,应尤其注意控制饮水量;儿童也需教育其不要一次性大量饮水。
(三)眼部保健与健康生活
1.适度用眼
原理: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使眼部肌肉紧张,影响眼部血液循环,可能增加青光眼风险。
措施:遵循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连续看手机、电脑等电子屏幕,一般连续用眼30-40分钟后应休息10-15分钟,可远望或做眼保健操。不同年龄段人群用眼情况不同,学生群体要注意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用眼时间,防止因过度用眼引发眼部问题;老年人也要控制看书写字等近距离用眼的时长。
2.积极治疗相关眼部疾病
原理:某些眼部疾病如葡萄膜炎等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青光眼。
措施:患有眼部疾病如葡萄膜炎、视网膜脱离等时,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遵循医嘱按时用药、定期复查,控制眼部疾病进展,降低引发青光眼的风险,各年龄段患有相关眼部疾病的人群都要重视疾病的治疗和眼部健康的维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