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炎症性疾病,分急性和慢性。急性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有鼻塞、流脓涕等症状,儿童全身症状较明显;慢性可由急性迁延或鼻腔结构异常等致,症状持续超12周。诊断靠症状评估、鼻腔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上急性用药物及鼻腔冲洗,慢性用药物或手术。预防要增强免疫力、避免诱发因素,如合理饮食、运动,防上感、过敏及注意鼻腔卫生。
一、鼻窦炎的定义
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鼻窦包括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当这些鼻窦的黏膜受到感染、过敏等因素影响发生炎症时,就称为鼻窦炎。
二、鼻窦炎的分类及特点
(一)急性鼻窦炎
1.病因: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例如,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上呼吸道的病菌容易侵入鼻窦引发炎症。
2.症状:主要表现为鼻塞、流脓涕、头痛等。鼻塞是由于鼻窦黏膜肿胀及分泌物增多导致,流脓涕是炎症刺激鼻窦黏膜分泌大量脓性物质所致,头痛则因鼻窦内压力变化及炎症刺激神经引起,不同鼻窦炎症引起的头痛部位有所不同,如额窦炎多表现为前额部疼痛。
3.人群差异:儿童患急性鼻窦炎时,可能还会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这与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且机体反应较为敏感有关;成人急性鼻窦炎相对儿童全身症状较轻,但局部症状可能更明显地影响生活质量。
(二)慢性鼻窦炎
1.病因:可由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引起,也可能与鼻腔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变应性因素(如过敏性鼻炎长期存在导致鼻窦黏膜过敏炎症持续)等有关。例如,鼻中隔偏曲会影响鼻窦的通气引流,使鼻窦内易滋生细菌,从而引发慢性鼻窦炎。
2.症状:主要有鼻塞、流涕(可为黏脓涕)、嗅觉减退等,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常超过12周。长期的鼻塞会影响患者的呼吸和睡眠,嗅觉减退会影响患者对气味的感知,进而影响生活质量。
3.人群差异:对于有鼻腔结构异常的人群,如存在鼻中隔偏曲的患者,慢性鼻窦炎更容易发生且难以治愈;变应性体质的人群,由于其鼻腔黏膜处于过敏状态,也更易患慢性鼻窦炎,且病情容易反复。
三、鼻窦炎的诊断方法
(一)症状评估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包括鼻塞、流涕的情况,头痛的特点等,通过患者的主诉初步判断是否患有鼻窦炎以及可能的类型。
(二)鼻腔检查
通过前鼻镜或鼻内镜检查鼻腔黏膜情况,观察是否有充血、肿胀、分泌物等。例如,鼻内镜检查可以更清晰地看到鼻窦开口及鼻窦内黏膜的详细情况,有助于判断炎症的部位和程度。
(三)影像学检查
1.鼻窦CT:是诊断鼻窦炎的重要影像学方法。通过鼻窦CT可以清晰显示鼻窦的结构、是否有黏膜增厚、窦腔是否有积液等情况,有助于明确鼻窦炎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例如,能明确哪个鼻窦受累,以及病变是单侧还是双侧等。
2.磁共振成像(MRI):一般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使用,如怀疑有鼻窦肿瘤等情况时,MRI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软组织信息,但在鼻窦炎的常规诊断中,鼻窦CT更为常用。
四、鼻窦炎的治疗原则
(一)急性鼻窦炎
1.药物治疗:根据病原体情况选用抗生素,如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鼻窦炎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同时使用鼻用减充血剂(如麻黄碱滴鼻液,但儿童需谨慎使用,避免长期使用导致药物性鼻炎)减轻鼻腔黏膜肿胀,改善通气;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减轻鼻窦黏膜炎症反应。
2.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进行鼻腔冲洗,有助于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减轻鼻腔黏膜水肿,改善鼻腔通气和鼻窦的引流。
(二)慢性鼻窦炎
1.药物治疗:鼻用糖皮质激素继续使用以控制鼻窦黏膜炎症;对于有过敏因素的患者,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进行抗过敏治疗;如果存在鼻腔细菌感染,可根据情况选用抗生素,但一般疗程相对急性鼻窦炎较长,需遵循规范用药。
2.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存在明显鼻腔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纠正鼻腔结构异常,改善鼻窦的通气引流,从而达到治疗鼻窦炎的目的。例如,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鼻窦开放术等。
五、鼻窦炎的预防措施
(一)增强免疫力
1.合理饮食:保证均衡的营养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例如,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增强白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2.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但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身体疲劳。
(二)避免诱发因素
1.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在感冒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注意保暖,适时增减衣物。如果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要及时治疗,防止病情迁延引发鼻窦炎。
2.控制过敏因素: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要明确过敏原并尽量避免接触。如对花粉过敏的患者,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对尘螨过敏的患者,要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等。
3.注意鼻腔卫生:保持鼻腔清洁,不要随意挖鼻。可以定期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但要注意正确的清洗方法,避免损伤鼻腔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