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疲劳是常见眼部不适症状,表现为干涩、酸胀等,由用眼过度、环境、眼部疾病、全身因素等引起,影响工作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可通过改善用眼习惯、优化环境、眼部保健、饮食调理、保证睡眠预防缓解,持续不缓解需就医排查疾病。
一、眼疲劳的定义
眼疲劳是一种常见的眼部不适症状,表现为眼睛干涩、酸胀、疼痛、视物模糊等,可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
二、眼疲劳的常见原因
1.用眼过度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例如长时间看书、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平板等)。以长时间使用电脑为例,人在看电脑屏幕时,眼睛的调节功能会持续处于紧张状态,正常成年人每分钟眨眼约15-20次,但盯着电脑屏幕时眨眼次数会明显减少,可能降至每分钟5-6次,导致泪液分泌不足,引起眼疲劳。儿童若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还可能影响视力发育,因为儿童的眼睛仍在发育阶段,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使眼轴变长,增加近视发生风险。
高强度用眼场景:如长时间进行精细的手工劳作、连续长时间开车等,眼睛需要高度集中精力来维持视觉功能,也容易引发眼疲劳。
2.环境因素
光线不适:过强或过弱的光线都会导致眼疲劳。过强的光线如强光直射,会刺激眼睛,引起不适;过弱的光线会使眼睛需要更努力地看清物体,从而增加眼睛的负担。例如在昏暗的灯光下阅读,眼睛为了看清文字,会不断调节瞳孔大小和晶状体曲度,容易产生疲劳。不同年龄段对光线的适应能力不同,儿童的眼睛对光线变化更为敏感,更需要适宜的光线环境。
环境干燥:空气干燥的环境中,泪液蒸发速度加快,容易导致眼睛干涩,进而引发眼疲劳。在空调房间、气候干燥的地区等环境下,这种情况较为常见。
3.眼部疾病
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若未得到及时矫正,眼睛需要不断调整来获取清晰图像,容易引起眼疲劳。例如近视患者不戴合适的眼镜看远处物体时,眼睛会过度调节,导致眼疲劳;儿童患有屈光不正时,若不及时矫正,可能会影响视力发育,加重眼疲劳症状。
干眼症:泪液分泌不足、泪液成分异常或泪液蒸发过快等原因导致的干眼症,会使眼睛缺乏足够的润滑,容易出现眼疲劳、干涩、异物感等症状。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泪液分泌减少,更容易患干眼症,从而引发眼疲劳。
其他眼部疾病:如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炎症,也可能伴有眼疲劳的症状,炎症会刺激眼睛,导致眼睛不适和疲劳感。
4.全身因素
身体疲劳:当身体整体处于疲劳状态时,包括睡眠不足、过度劳累等情况,会影响眼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调节,从而引发眼疲劳。长期睡眠不足的人,眼睛得不到充分休息,容易出现眼干、视物模糊等眼疲劳表现。
全身性疾病:某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与眼疲劳相关,如糖尿病患者,高血糖会影响眼部的神经和血管,导致眼部调节功能异常,容易出现眼疲劳;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也可能出现眼疲劳等眼部不适症状。
三、眼疲劳的表现及影响
1.主要表现
眼部不适症状:最常见的是眼睛干涩,感觉眼睛像有沙子摩擦一样;其次是酸胀、疼痛,疼痛部位可在眼眶周围、眼球等;还会出现视物模糊,看东西不清楚,尤其是长时间用眼后更为明显;部分人可能伴有眼睛发红、畏光等表现。
2.对生活的影响
工作学习效率下降:眼疲劳会使人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例如学生长时间眼疲劳会影响听课质量和学习效果,上班族长时间眼疲劳会降低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影响生活质量:眼疲劳会给人带来不适的感觉,降低生活的舒适度,长期眼疲劳还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一定影响,导致烦躁、焦虑等情绪。
四、眼疲劳的预防与缓解
1.改善用眼习惯
控制用眼时间:遵循20-20-20法则,即每连续用眼20分钟,就要眺望至少20英尺(约6米)远的地方至少20秒。对于儿童,更要严格控制用眼时间,每次用眼10-15分钟左右就应休息一下。
保持正确用眼姿势:看书、使用电子设备时,保持眼睛与物体距离适中,一般保持33厘米左右的距离;坐姿要端正,避免弯腰驼背或躺卧用眼。儿童在学习时,要确保桌椅高度合适,使眼睛与书本保持合适的距离和角度。
2.优化用眼环境
调节光线:保证用眼环境光线充足且均匀,避免光线直射眼睛。可以使用台灯等辅助照明设备,台灯应选择无频闪、色温适宜(4000K左右)的,为阅读和工作提供良好的光线条件。
增加空气湿度:在干燥的环境中,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保持室内相对湿度在40%-60%左右,减少泪液的蒸发,缓解眼睛干涩引起的眼疲劳。
3.眼部保健
眼保健操:定期做眼保健操,通过按摩眼部穴位,如睛明穴、攒竹穴、四白穴等,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疲劳。儿童应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正确做眼保健操。
眨眼训练:有意识地多眨眼,正常成年人每分钟眨眼15-20次,通过眨眼可以使泪液均匀地分布在角膜和结膜表面,保持眼睛湿润,缓解眼疲劳。
4.饮食调理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维生素A对眼睛健康非常重要,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胡萝卜、菠菜、南瓜等;维生素C和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保护眼睛免受自由基损伤,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柑橘、草莓等,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有坚果、橄榄油等。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为眼睛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预防眼疲劳。
5.保证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是眼睛休息和恢复的重要保障。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和青少年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一般儿童需要9-12小时的睡眠。良好的睡眠可以使眼部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缓解眼疲劳。
总之,眼疲劳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通过改善用眼习惯、优化用眼环境、进行眼部保健、合理饮食和保证充足睡眠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眼疲劳。如果眼疲劳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眼部不适,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眼部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