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什么样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眼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主要危险因素,有不同类型,各有症状、体征表现,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存在遗传、眼部解剖、全身性疾病、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诊断方法包括眼压测量、眼底检查、视野检查、房角镜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
一、青光眼的定义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眼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但也有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存在。
二、青光眼的症状表现
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发作期:患者会出现明显眼痛、头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视力急剧下降,多在眼前指数至光感。眼部表现为球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水肿呈雾状或毛玻璃状,前房浅,周边前房几乎消失,瞳孔中度散大,呈竖椭圆形,对光反射消失,眼压升高,通常可达50mmHg以上。
间歇期:小发作后自行缓解,此时患者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度眼胀、头痛,视力有所下降但可部分恢复,眼前段组织无明显永久性损害,房角开放。
慢性期:由急性大发作或反复小发作迁延而来,患者自觉症状较轻,可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眼压中度升高,眼底可见青光眼性视盘凹陷,视野出现缺损。
绝对期:视力完全丧失,患眼疼痛、头痛等症状可能减轻或消失,眼部检查可见角膜混浊,眼球萎缩。
2.开角型青光眼
发病隐匿,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当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时,患者可出现视野缺损,表现为逐渐出现的鼻侧视野缺损,进而影响中心视力。随着病情发展,视野缺损范围逐渐扩大,最终可导致失明。眼压早期可正常,但昼夜波动较大,眼压描记显示房水流畅系数降低。
三、青光眼的体征表现
1.视神经改变
视盘凹陷进行性扩大和加深是青光眼的重要体征之一。正常视盘凹陷与生理杯的比例(C/D)一般小于0.3,青光眼患者C/D可大于0.6,且杯盘比进行性增大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同时,视盘表面或其周围可能出现线状出血,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等。
2.视野改变
视野检查是诊断青光眼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手段。不同类型的青光眼视野缺损表现不同,如闭角型青光眼早期可出现旁中心暗点、弓形暗点,随着病情进展,周边视野逐渐向心性缩小,晚期形成管状视野;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视野缺损多为旁中心暗点、鼻侧阶梯,逐渐发展为环形暗点、象限性缺损等。
3.眼压异常
眼压是诊断青光眼的关键指标之一。正常眼压范围一般为10~21mmHg,但眼压升高并非青光眼所特有,眼压正常也不能排除青光眼(正常眼压性青光眼)。青光眼患者眼压可高于正常范围,且24小时眼压波动较大,24小时眼压差值超过8mmHg或双眼眼压差值超过5mmHg具有临床意义。
四、不同人群青光眼的特点
1.儿童青光眼
先天性青光眼多见于婴幼儿,患儿常出现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症状,角膜增大(直径超过12mm),角膜水肿、混浊,眼压升高。由于儿童眼球壁较薄,眼压升高可导致眼球扩张,出现“牛眼”或“水眼”外观。
青少年型青光眼发病年龄多在3~30岁之间,临床表现与开角型青光眼相似,但眼压升高时可能出现头痛、眼胀等症状,视力下降相对缓慢,但病情可能进展较快,需早期诊断和治疗,否则易导致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
2.老年青光眼
老年人群中闭角型青光眼相对多见,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增大,前房变浅,房角变窄,易诱发青光眼发作。老年青光眼患者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如仅表现为轻度眼胀、视物模糊等,容易被忽视,从而延误诊断和治疗。同时,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青光眼时需综合考虑,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3.女性青光眼
闭角型青光眼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的生理结构、内分泌等因素有关。女性在月经周期、妊娠期、更年期等特殊时期,眼压可能出现波动,增加青光眼的发病风险。此外,女性在情绪波动较大时,如焦虑、紧张等,也可能诱发闭角型青光眼发作。
4.男性青光眼
开角型青光眼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可能与男性的眼部解剖结构、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男性长期处于高压生活工作状态,可能增加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风险。
五、青光眼的危险因素
1.遗传因素
青光眼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青光眼患者,其亲属患青光眼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研究表明,某些基因突变与青光眼的发生相关,如MYOC基因、OPTN基因等的突变可能增加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风险。
2.眼部解剖因素
如前房浅、房角窄等眼部解剖结构异常是闭角型青光眼的重要危险因素。晶状体厚度增加、眼轴较短等也可能导致房角关闭,诱发青光眼发作。
3.全身性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全身性疾病可影响眼部的血液循环,导致视神经缺血缺氧,增加青光眼的发病风险。例如,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可引起视网膜和视神经的微血管病变,进而影响视神经的功能。
4.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近距离用眼、长时间在暗环境中工作或娱乐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青光眼的发病风险。例如,长时间看手机、电脑等电子屏幕,可导致眼部疲劳,眼压波动,从而诱发青光眼。
六、青光眼的诊断方法
1.眼压测量
包括非接触眼压计测量和压平眼压计测量等。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简便快捷,但可能受角膜厚度等因素影响;压平眼压计测量相对准确,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依据之一。
2.眼底检查
通过眼底镜或眼底照相检查视盘的形态、颜色、凹陷情况等,观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是否存在缺损,有助于早期发现青光眼的视神经改变。
3.视野检查
如静态视野检查、动态视野检查等,能够精确地检测视野缺损的范围和程度,是诊断青光眼和评估病情进展的重要手段。
4.房角镜检查
可以直接观察房角的开放或关闭情况,对于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和分类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明确房角狭窄或关闭的程度及范围。
5.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能够清晰地显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厚度和视盘的立体结构,对于早期发现视神经损害和评估病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