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区别
近视眼是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前聚焦致远视力下降等,屈光检查球镜度数负、眼轴长,遗传及环境致病因,可光学矫正等;远视眼是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后致近视力下降等,屈光检查球镜度数正、眼轴短,遗传及发育致病因,可光学矫正等,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屈光状态
1.近视眼:是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使得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像。其屈光状态为眼的屈光力相对过强或眼轴相对过长,导致远处物体成像不清。
2.远视眼: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从而使近距离物体成像模糊,而远距离物体相对较清晰。是眼的屈光力相对过弱或眼轴相对过短所致。
二、症状表现
1.近视眼
远视力下降:主要表现为看远处物体模糊,而看近处物体相对清晰,例如学生可能会发现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儿童若患有近视眼,可能会出现经常眯眼的情况,因为眯眼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散光影响,使成像相对清晰一些,但这并非治疗方法,只是一种代偿表现。
视疲劳:长时间用眼后易出现眼胀、眼痛、头痛、视物重影等不适,尤其是青少年长时间学习、使用电子设备时更易发生。
2.远视眼
近视力下降:近距离工作或阅读时容易疲劳、视物模糊,需要将目标放远一些才能看清,比如学龄前儿童可能在看绘本等近距离物体时出现频繁凑近又抱怨看不清的情况。
视疲劳:无论看远还是看近都可能感到吃力,由于远视眼需要不断调节晶状体来增加屈光力以看清物体,所以更容易出现视疲劳,且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因无法很好表达而表现为烦躁、哭闹等。
三、屈光检查指标差异
1.近视眼
验光结果:散瞳验光后,近视患者表现为近视度数,即球镜度数为负数,例如-1.00D、-2.00D等。
眼轴长度:多数近视眼患者眼轴长度较正常眼长,通过眼科A超等检查可发现眼轴长度超出正常范围,眼轴每延长1mm,近视度数大约增加300度左右。
2.远视眼
验光结果:散瞳验光显示球镜度数为正数,如+1.00D、+2.00D等。
眼轴长度:远视眼患者眼轴相对较短,小于正常眼的眼轴长度范围。
四、发病因素及人群差异
1.近视眼
遗传因素:如果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近视度数≥600度),子女患近视眼的概率相对较高。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近视眼的发病中占比较大,尤其是病理性近视。
环境因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重要诱因,如青少年学生学习负担重,长期近距离看书、写字、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会导致眼睛调节紧张,眼内压升高等,促使眼轴变长引发近视。此外,缺乏户外活动也与近视眼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促进视网膜分泌多巴胺,多巴胺能抑制眼轴的延长,而室内活动多、户外活动少的儿童更容易患近视眼。
2.远视眼
遗传因素:部分远视眼有一定遗传倾向,若父母存在远视情况,子女可能在胚胎发育等过程中受遗传影响出现远视。
发育因素: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眼轴逐渐变长,新生儿的眼轴较短,一般为20mm左右,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的24mm左右,所以婴幼儿时期多为远视状态,这是生理性远视,一般3-4岁时可达+2.00D左右,6岁时可接近正视状态。但如果眼轴发育迟缓,则会导致远视度数偏高或持续存在远视状态。
五、治疗与矫正方式
1.近视眼
光学矫正:主要通过佩戴合适度数的凹透镜眼镜来矫正视力,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此外,还可选择角膜接触镜,包括软性接触镜和硬性透气性接触镜(RGP)。对于符合条件的成年人,还可考虑屈光手术,如准分子激光手术、飞秒激光手术等,但手术有一定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经过严格的术前检查评估。
控制进展措施:对于儿童青少年近视眼,可佩戴角膜塑形镜(OK镜),它通过夜间佩戴改变角膜形态,白天不戴眼镜也能有较好的视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缓近视度数的增长;还可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等,但低浓度阿托品使用需谨慎,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且要关注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瞳孔散大、畏光等。
2.远视眼
光学矫正:轻度远视如果没有症状一般不需要矫正,但如果出现视疲劳和视力下降,则需要佩戴凸透镜矫正。儿童远视眼需要及时矫正,因为如果不矫正可能会影响视觉发育,导致弱视等问题。例如,对于3-5岁的远视儿童,若远视度数较高,应及时佩戴合适度数的眼镜进行矫正,以促进视觉系统的正常发育。
弱视治疗:如果远视引起了弱视,需要进行弱视训练,包括遮盖疗法、精细目力训练等。遮盖疗法是将视力好的眼睛遮盖,强迫使用弱视眼,刺激其发育;精细目力训练则是让患者进行穿珠子、描红等精细动作训练,提高弱视眼的视力。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近视眼: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用眼情况,保证孩子每天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建议每天不少于2小时。控制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每次不超过20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3岁以上儿童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视力和屈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近视并及时干预。
2.儿童远视眼:对于婴幼儿的生理性远视,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视力发育情况。如果是病理性远视,如远视度数过高或出现斜视等情况,要尽早进行矫正和治疗,因为儿童视觉发育关键期是0-12岁,早期干预可避免弱视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家长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带孩子复查,调整眼镜度数等。
3.青少年近视眼和远视眼:青少年时期是视觉发育和用眼负担较重的阶段,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保持33cm左右的距离,读写环境要光线充足。同时,要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和叶黄素等对眼睛有益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蓝莓等。
4.成年人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年人如果患有近视眼或远视眼,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尤其是患有高度近视的成年人,要注意预防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避免剧烈运动、眼部受到外伤等。对于远视眼成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出现老视,即老花眼,需要根据情况佩戴合适的老花镜来辅助阅读等近距离用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