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加远视加散光
近视、远视、散光均属屈光不正范畴,成因有遗传和环境因素,诊断靠视力与验光检查,矫正干预包括光学矫正(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手术矫正(成年人准分子激光手术)及儿童青少年非手术干预(户外活动、视觉训练),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有不同注意事项,需准确诊断后选合适方法维护视力与眼部健康。
一、概念解读
近视、远视、散光都属于屈光不正的范畴。近视是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导致看远处物体模糊;远视是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后,看近处物体模糊;散光是由于眼球各子午线的屈光力不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不能形成一个焦点,而是形成两条焦线,造成视物模糊和变形。这三种情况可能同时存在,被称为混合性屈光不正等情况。
二、成因分析
(一)遗传因素
若家族中有高度近视、远视或散光的遗传倾向,个体患病风险会增加。研究表明,某些基因的突变与屈光不正的发生相关,父母双方或一方存在屈光不正问题,子女发生类似情况的概率相对较高。不同年龄段人群受遗传影响的程度有所不同,儿童青少年时期遗传因素对屈光不正的发生发展影响较为显著,因为儿童的眼球仍在发育过程中,遗传因素可能通过影响眼球的形态、屈光系统的发育等方面起作用。
(二)环境因素
用眼习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长期看书、使用电子设备等,会使眼睛的调节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导致近视的发生发展。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青少年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更容易引发屈光不正,因为他们的眼球还在不断生长发育,不良用眼习惯会干扰正常的屈光发育。而成年人长期近距离用眼也可能导致原有屈光不正的度数变化或新的屈光问题出现。
户外活动:缺乏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也是导致屈光不正的重要环境因素。研究发现,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可以降低近视的发生风险。这是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等因素可能对眼球的发育有积极影响,能促进多巴胺的分泌,从而抑制眼轴的过度增长。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应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儿童青少年每天应保证至少2-3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成年人也应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来维护眼睛健康。
三、诊断方法
(一)视力检查
视力表检查是最基本的检查方法,通过让被检查者读取视力表上的视标来初步判断视力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视力正常范围不同。儿童青少年正常视力一般要求达到1.0及以上,成年人正常视力通常也在1.0-1.5之间。如果视力低于正常范围,提示可能存在屈光不正等问题,但不能仅凭视力检查确诊,还需要进一步检查。
(二)验光检查
主观验光:包括插片验光等方法,让被检查者通过观察不同度数镜片下的视力情况来确定合适的屈光度数。这种方法需要被检查者的配合,对于能够配合的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可以采用,但对于年龄较小不配合的儿童可能不太适用。
客观验光:如电脑验光,通过仪器直接测量眼睛的屈光度数,是一种快速的验光方法。但电脑验光结果需要结合主观验光等进行综合分析,因为不同人群的眼睛调节能力不同,电脑验光可能会受到眼睛调节因素的影响。对于儿童青少年,由于眼睛调节能力较强,电脑验光后通常还需要进行散瞳验光来获得更准确的屈光度数,以排除调节因素的干扰,准确判断眼睛的真实屈光状态。
四、矫正与干预
(一)光学矫正
框架眼镜:是最常见的矫正方法,根据验光结果配制合适度数的框架眼镜来矫正屈光不正。框架眼镜佩戴方便,安全性高,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对于儿童青少年,选择合适的框架眼镜可以帮助矫正视力,同时需要定期复查,根据眼球发育情况调整眼镜度数。不同材质和设计的框架眼镜有不同的特点,如轻质材料的框架佩戴更舒适,防蓝光镜片对于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有一定保护作用等。
角膜接触镜:包括软镜和硬镜(RGP)等。角膜接触镜直接与角膜接触,矫正视力效果相对较好,尤其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高度屈光不正、散光等。但佩戴角膜接触镜需要注意卫生,定期清洁和更换镜片,否则容易引起眼部感染等问题。对于儿童青少年,佩戴角膜接触镜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儿童的眼部卫生习惯相对较差,且眼球仍在发育,需要密切关注眼部情况。成年人如果符合佩戴条件,也可以考虑角膜接触镜,但同样要注意佩戴的卫生和眼部健康。
(二)手术矫正(适用于成年人)
准分子激光手术:通过激光切削角膜来改变角膜的屈光状态,从而矫正近视、远视和散光。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经过严格的术前检查,如角膜厚度、眼压、眼部健康等方面的检查,确保符合手术条件才能进行手术。手术后需要注意眼部的护理和恢复,按照医生的要求使用药物和定期复查。不同个体手术后的恢复情况可能不同,部分人可能会出现一些短期或长期的并发症,如干眼、视力回退等,需要引起重视。
(三)非手术干预(儿童青少年为主)
户外活动:前面提到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对儿童青少年屈光不正有预防和一定的矫正作用,每天保证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可以促进眼睛的正常发育,降低近视等屈光不正的发生风险。
视觉训练:一些特定的视觉训练方法,如反转拍训练等,可能有助于锻炼眼睛的调节能力,对改善屈光不正有一定帮助。但视觉训练需要在专业医生或视光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体的屈光不正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青少年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眼球发育的关键时期,屈光不正如果不及时矫正可能会影响视觉发育,导致弱视等问题。家长要注意观察儿童青少年的用眼情况,如是否经常眯眼、凑近看东西等,一旦发现视力异常要及时带孩子进行验光检查。同时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用眼习惯,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控制近距离用眼的时间,如每次近距离用眼不超过30-40分钟,每隔一段时间要休息并远望。
(二)老年人
老年人可能会同时存在多种屈光不正情况,且随着年龄增长,眼部结构发生变化,屈光状态也可能有所改变。老年人佩戴眼镜时需要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眼压、眼底等检查,以排除其他眼部疾病。同时要注意眼镜的定期更换,因为老年人的屈光状态可能会有一定变化,不合适的眼镜会影响视力和眼部健康。
总之,对于近视、远视、散光同时存在的情况,需要通过准确的诊断明确屈光状态,然后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矫正和干预方法,以维护良好的视力和眼部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