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继发性青光眼
继发性青光眼是由其他眼部或全身疾病等明确病因引起,有多种病因及机制,临床表现包括眼压升高相关和眼部体征相关表现,诊断需采集病史和眼部检查,治疗有药物和手术等原则,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有各自注意事项。
一、继发性青光眼的定义
继发性青光眼是由于其他眼部疾病或全身疾病等明确的病因所引起的青光眼。它是一大类有明确发病原因的青光眼类型,与原发性青光眼不同,后者病因尚不明确,而继发性青光眼可找到引发眼压升高进而导致青光眼相关病理改变的原发因素。
二、常见的引发继发性青光眼的病因及机制
1.眼部炎症相关
葡萄膜炎:葡萄膜炎时,炎症细胞、纤维蛋白渗出以及组织碎片等容易阻塞房角,影响房水的正常流出通道。例如,在急性前葡萄膜炎中,炎症介质会导致房水分泌增加或房水排出受阻,从而使眼压升高引发继发性青光眼。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发生葡萄膜炎相关的继发性青光眼,儿童葡萄膜炎也可能引发此类情况,女性在一些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的发病中可能相对更易受影响,生活中如果有感染等因素可能诱发葡萄膜炎进而导致继发性青光眼。
角膜炎症:严重的角膜炎症可能影响前房角结构,导致房水排出不畅。比如细菌性角膜溃疡,炎症蔓延可能波及前房角,引起房水流出阻力增加,眼压升高出现继发性青光眼。
2.晶状体相关
白内障膨胀期:白内障发展到膨胀期时,晶状体体积增大,向前推移虹膜,使前房变浅,房角关闭,阻碍房水排出,从而引起眼压升高导致继发性青光眼。多见于中老年白内障患者,随着年龄增长,白内障发病率增加,此类情况发生风险也相应升高。
晶状体脱位:晶状体脱位可使晶状体位置异常,影响房水的正常流通路径,导致房水排出障碍,引发眼压升高。外伤等因素可能导致晶状体脱位,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都有可能因外伤等情况出现晶状体脱位进而引发继发性青光眼,比如从事剧烈运动或有眼部外伤风险工作的人群。
3.眼内出血相关
前房出血:眼外伤等导致前房出血时,血液会阻塞房角,或者红细胞变性等会影响房水的正常循环,引起眼压升高。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因眼外伤等出现前房出血进而引发继发性青光眼,儿童如果有眼部外伤也可能发生,男性在一些可能导致眼外伤的活动中相对更易发生此类情况。
玻璃体积血:玻璃体积血后,血液分解产物等可能影响房水流出通道,导致眼压升高。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引起的玻璃体积血,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进展,发生眼底病变导致玻璃体积血进而引发继发性青光眼的风险增加,不同性别在糖尿病的发病和发展上有一定差异,但都可能面临玻璃体积血相关继发性青光眼的风险。
4.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常见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缺血性疾病。这些疾病会导致视网膜缺氧,进而引起虹膜和房角新生血管形成,新生血管收缩、纤维化可阻塞房角,使房水流出受阻,眼压升高。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等因素,视网膜病变发生率高,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高发人群,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都可能受影响,女性在糖尿病的一些并发症发生上可能有其自身特点,但整体发病风险与血糖控制等因素相关。
5.眼部肿瘤相关
眼内的一些肿瘤,如脉络膜黑色素瘤等,可占据眼内空间,影响房水的正常循环,导致眼压升高引发继发性青光眼。不同年龄段都可能发生眼部肿瘤相关的继发性青光眼,生活方式与肿瘤的发生可能有一定关联,比如长期暴露于某些致癌因素环境中的人群风险相对高。
三、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表现
1.眼压升高相关表现
患者可出现眼胀、眼痛,疼痛可能放射至头部,不同年龄的患者对疼痛的感受和表达可能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愿睁眼等。同时可能出现视力下降,这是因为眼压升高影响了眼球内部的屈光介质和视网膜等结构的正常功能,不同年龄段视力下降的程度和表现有所差异,儿童视力尚在发育中,视力下降可能更明显影响其视觉发育。
2.眼部体征相关
检查可见前房深度改变、房角异常(如房角关闭、有阻塞物等)、虹膜形态改变(如新生血管形成等)等。对于婴幼儿患者,可能通过眼部检查发现前房结构异常等情况,需要特别关注其眼部发育和功能情况。
四、继发性青光眼的诊断
1.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眼部疾病史,如是否有葡萄膜炎、白内障、眼外伤、糖尿病等病史;全身疾病史,如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患者病史采集重点有所不同,比如儿童要询问是否有先天性眼部异常等情况,糖尿病患者要详细询问血糖控制情况等。
2.眼部检查
眼压测量:使用眼压计测量眼压,继发性青光眼患者眼压多升高,但不同病因导致的眼压升高程度可能不同。
前房角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前房角的结构,明确房角是否有阻塞、新生血管等情况,是诊断继发性青光眼的重要检查方法。
眼底检查:查看眼底情况,如是否有视网膜病变、视神经改变等,对于判断继发性青光眼的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
五、继发性青光眼的治疗原则
1.药物治疗
使用降眼压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碳酸酐酶抑制剂等,通过减少房水生成或增加房水排出等机制降低眼压。但药物治疗只是暂时控制眼压,需要针对病因进一步治疗。
2.手术治疗
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例如,对于房角阻塞明显的患者可能需要行房角切开术等解除房角阻塞;对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能需要行睫状体破坏性手术等减少房水生成。手术治疗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病因等综合判断。
六、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
儿童继发性青光眼需要特别关注其视力发育和眼部功能恢复。由于儿童眼部处于发育阶段,治疗时要谨慎选择治疗方法,尽量优先考虑对眼部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要密切监测眼压变化以及眼部结构和功能的发育情况,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家长要注意观察儿童的眼部表现,如是否有异常哭闹、视力异常等情况,及时就医。
2.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全身疾病,在治疗继发性青光眼时要考虑全身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以及治疗对全身的影响。例如,老年患者可能有心血管疾病等,使用某些降眼压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同时,老年患者的眼部组织随着年龄增长有一定退变,手术耐受性等可能与年轻患者不同,要充分评估手术风险。
3.妊娠期患者
妊娠期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在治疗时要权衡药物和手术对胎儿的影响。一些降眼压药物可能对胎儿有潜在风险,手术也可能因孕期特殊情况增加风险。需要在妇产科和眼科多学科会诊下,谨慎选择治疗方案,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4.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发生继发性青光眼的风险较高,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会影响眼部病变的进展和治疗效果。同时,要注意眼部病变与糖尿病其他并发症的相互影响,积极治疗眼部继发性青光眼的同时,控制好全身血糖等指标,定期复查眼部情况和血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