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胃炎的常见症状有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口臭、黑便等;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
一.症状
1.上腹部疼痛
疼痛部位多位于上腹部或脐周,疼痛性质可为隐痛、胀痛或刺痛。疼痛发作的时间不固定,可在餐前、餐后或夜间出现,有些孩子可能会因疼痛而哭闹不止。
2.消化不良
孩子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对食物的兴趣明显降低,进食量减少,有时吃了少量食物后就会感到饱胀不适,甚至出现呕吐。
3.口臭
由于胃内食物消化不良,产生异味,孩子可能会出现口臭的症状,尤其是在早晨起床时更为明显。
4.黑便
如果胃炎导致胃黏膜出血,血液在肠道内经过消化后,会使大便颜色变黑,称为黑便。当孩子出现黑便时,提示病情可能较为严重,应及时就医。
二.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2.药物治疗
根据病因和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果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需要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常用药物有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等。对于有腹痛症状的孩子,可使用解痉止痛药物,如颠茄片等。同时,还可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如蒙脱石散等,保护胃黏膜,促进胃黏膜修复。但是,药物一定要遵医嘱进行合理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