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通常会出现腹部疼痛、腹胀、反酸和烧心、口臭、恶心和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
1.上腹部疼痛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发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炎症或溃疡刺激胃黏膜,会导致上腹部出现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能为隐痛、胀痛或刺痛,多在餐后或空腹时出现,部分患者疼痛会放射至背部。
2.腹胀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胃的消化功能受到影响,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发酵产生气体,从而引起腹胀。患者常感觉腹部胀满,进食后症状加重,影响食欲。
3.反酸和烧心
幽门螺杆菌会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屏障,使胃酸分泌异常增多。胃酸反流至食管,会刺激食管黏膜,引起反酸、烧心的症状。患者会感觉胸骨后或上腹部有烧灼感,尤其在弯腰、平卧时症状更为明显。
4.口臭
幽门螺杆菌能在牙菌斑中生存,产生有臭味的碳化物,导致口臭。这种口臭较为顽固,通过刷牙、漱口等方式难以消除,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交和生活质量。
5.恶心和呕吐
当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胃部炎症或溃疡较严重时,会刺激胃部神经,导致胃蠕动异常,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呕吐物可能为胃内容物,严重时甚至会呕血。
6.食欲减退
由于胃部不适,如疼痛、腹胀、反酸等,患者的食欲会明显减退。长期食欲不振会导致身体营养摄入不足,出现消瘦、乏力等症状。
若出现上述症状,怀疑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如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胃镜检查等,以便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