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红斑是一种主要累及皮下脂肪组织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与感染、药物、雌激素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有关,表现为红色或紫红色疼痛性炎性结节,对称分布于小腿伸侧,也可累及大腿、上肢及颈部,每个结节直径一般为1至10厘米,病程有局限性,易于复发。
1.病因:
感染:某些病原体感染,如链球菌、结核菌、麻风杆菌等,可能导致结节性红斑。
药物:某些药物,如磺胺类、巴比妥类、溴剂等,也可能引起结节性红斑。
雌激素:女性患者在口服避孕药或怀孕时,可能会出现结节性红斑。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病等,也可能导致结节性红斑。
2.症状:
皮肤损害:主要表现为对称性分布于小腿伸侧的红色或紫红色疼痛性炎性结节,直径一般为1至10厘米,可孤立存在,也可融合成片。
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关节痛、肌肉痛等全身症状。
3.诊断: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进行诊断。
实验室检查可能包括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
皮肤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
4.治疗: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去除病因:如停用可疑药物、治疗感染等。
对症治疗:包括休息、抬高患肢、局部热敷、外用药物等。
药物治疗: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
5.预防:
积极治疗感染等原发病。
避免使用可能引起结节性红斑的药物。
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
总之,结节性红斑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如果出现类似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疾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