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10-24
8454次浏览
结节性红斑的评估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不同人群(儿童、妊娠期女性、老年人)诊断时各有需考虑的特殊情况,临床表现有好发人群、症状、病程特点;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自身抗体、结核菌素试验相关指标变化;影像学检查包括下肢血管超声、胸部X线或CT;组织病理学表现为间隔性脂膜炎等。
一、临床表现评估
1.症状表现
好发于中青年女性,春秋季多见。起病急,常先有低热、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
皮肤损害为红色或紫红色疼痛性结节,多见于双侧小腿伸侧,也可累及大腿、上肢等部位。结节大小不等,一般直径1-5厘米左右,常数个至十余个成群分布。
2.病程特点
结节通常在数天内逐渐增大,颜色由鲜红变为暗红,一般不破溃,约1-2周可自行消退,不留瘢痕,但易复发。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轻度升高,若合并感染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可升高。
红细胞沉降率(ESR)常增快,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其增快程度与病情活动相关。
C反应蛋白(CRP)多升高,也是炎症指标的重要监测项目。
2.自身抗体检查
抗核抗体(ANA):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阳性,有助于排查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但结节性红斑患者ANA阳性率一般不是很高。
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若ASO升高,提示近期可能有链球菌感染,因为链球菌感染是结节性红斑常见的诱因之一。
3.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
对于有结核接触史或怀疑结核感染的患者,PPD试验有一定意义。若为强阳性,提示可能存在结核杆菌感染,需进一步排查有无结核病灶。
三、影像学检查
1.下肢血管超声
可以观察下肢血管情况,排除血管炎等血管性疾病导致的结节性红斑。血管炎患者可能出现血管壁增厚、血流异常等表现。
2.胸部X线或CT
当怀疑有结核等肺部疾病时,胸部X线或CT有助于发现肺部的结核病灶等情况,因为结核感染常可引发结节性红斑。
四、组织病理学检查
1.皮损活检
取典型结节性红斑皮损进行活检,病理表现主要为间隔性脂膜炎。早期可见脂肪细胞变性、坏死,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晚期可见纤维母细胞增生和血管炎表现,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管腔狭窄等,但一般无干酪样坏死,可与结核性结节性红斑相鉴别。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患者诊断时需考虑其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实验室检查需结合儿童正常参考值范围进行判断,影像学检查要考虑儿童对辐射的耐受等情况;妊娠期女性诊断时要权衡检查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检查方法,如尽量避免不必要的X线检查等;老年人诊断时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如是否合并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因为基础疾病可能影响实验室检查结果的解读以及治疗决策的制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