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别内痔和肛裂
内痔以便血、痔核脱出为主要表现,各年龄段易发病,长期久坐等易诱发,发生在齿状线以上;肛裂主要表现为疼痛、便血和便秘,各年龄段可发病,大便干结等易引发,位置多在肛管后或前正中位,通过肛门指诊、镜检或视诊可检查。
一、症状表现方面
内痔:一般以便血为主要表现,便血多为无痛性,颜色鲜红,排便时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较为常见。内痔发展到一定程度会有痔核脱出,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需用手推回甚至不能回纳。不同程度的内痔可能有不同表现,比如Ⅰ度内痔仅为便血;Ⅱ度内痔便血伴痔核脱出,可自行回纳;Ⅲ度内痔便血减少,痔核脱出需用手回纳;Ⅳ度内痔痔核长期脱出不能回纳。年龄方面,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病,生活方式上,长期久坐、便秘、妊娠等因素易诱发内痔。有肛周疾病病史的人群相对更易出现内痔相关问题。
肛裂:主要症状是疼痛、便血和便秘。疼痛具有典型特点,排便时出现刀割样疼痛,随后有短暂缓解期,接着又出现剧烈的括约肌挛缩痛,可持续数小时。便血特点是便血少量,鲜血附于粪便表面。年龄上各年龄段均可发生,生活方式中,大便干结、排便用力等情况容易引发肛裂,有便秘病史的人群发生肛裂的风险较高。
二、发病部位检查方面
内痔:是发生在齿状线以上的直肠黏膜下的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和充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通过肛门指诊可能触及柔软的静脉团,但因位置较高,肛门镜检查更易明确其部位、大小和数量等情况。不同年龄、生活方式及病史人群的内痔在肛门镜下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不同细节,但本质是齿状线以上的病变。
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位置多在肛管的后正中位,也可在前正中位,通过肛门视诊可直接看到肛管皮肤的裂口,急性肛裂创面颜色鲜红,慢性肛裂创面颜色灰白,边缘纤维化。年龄、生活方式和病史等因素会影响肛裂的局部表现,比如长期便秘的人群肛裂裂口可能更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