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有哪些症状
肛裂的主要症状包括疼痛(排便时烧灼或刀割样痛、间歇期缓解、括约肌挛缩痛,不同人群疼痛感受有差异)、便血(颜色鲜红、量不多、多为粪便表面带血或手纸带血)、便秘(因疼痛惧怕排便致粪便干结加重疼痛,孕期女性、饮食结构不合理及缺乏运动的儿童易出现)、瘙痒(炎性分泌物刺激致肛周瘙痒,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工作人群更明显)。
疼痛:是肛裂最突出的症状。排便时,粪便刺激溃疡面的神经末梢,立刻感到肛管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称为排便时疼痛;便后数分钟可缓解,称为间歇期;随后因肛门括约肌收缩痉挛,再次出现剧烈疼痛,可持续数小时,临床称为括约肌挛缩痛。疼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有一定规律,病情严重时,咳嗽、喷嚏都可能引起疼痛,并向骨盆及下肢放射。不同年龄段人群疼痛感受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因疼痛抗拒排便,女性在生理期前后可能因身体整体敏感度变化而对疼痛更敏感;长期久坐、便秘人群因肛管局部压力等因素,疼痛可能更明显。
便血:排便时粪便擦伤溃疡面或撑开肛管,可有少量出血,便血特点为便血颜色鲜红,量一般不多,多为粪便表面带血或便后手纸带血,有时可染红便池。老年患者因血管弹性等变化,出血情况可能与青壮年有所不同,若本身有凝血功能障碍等基础病史,便血情况可能更需关注。
便秘:多数肛裂患者伴有便秘,一方面是因为疼痛导致患者惧怕排便,有意推迟排便时间,使粪便在肠道内停留过久,水分被过度吸收,粪便干结,进一步加重排便时的疼痛,形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干结的粪便刺激肛管溃疡面,也会加重疼痛。女性在孕期由于激素变化、子宫压迫等可能更易出现便秘进而引发肛裂,儿童若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也容易出现便秘相关肛裂问题。
瘙痒:肛裂溃疡面分泌的炎性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可引起肛周瘙痒,患者常自觉肛门周围有潮湿感,皮肤可因搔抓而出现抓痕、肥厚、湿疹样改变等。不同生活方式人群瘙痒表现可能不同,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工作的人群可能瘙痒感更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