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白质病变可引发认知功能逐渐下降、运动功能异常、情绪和精神障碍、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还会增加进展为更严重脑部疾病的风险,不同年龄段、生活方式及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受影响程度不同
运动功能异常
患者可能出现运动相关问题,如肢体无力,常见于下肢,表现为行走困难,步态不稳,容易摔倒。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共济失调,导致肢体协调能力下降,精细动作难以完成,比如拿东西时手部颤抖、握力减弱等。从性别差异来看,一般没有明显的性别特异性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缺乏运动的人,脑白质病变可能会更易引发运动功能异常;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的人群,由于基础疾病对脑血管等的影响,运动功能异常的风险相对更高。
情绪和精神障碍
脑白质病变可能引发情绪和精神方面的改变,如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患者可能长时间处于情绪低落状态,对以往感兴趣的活动失去兴趣,伴有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精神症状,如幻觉、妄想等,但相对较少见。在年龄方面,老年患者可能更易出现情绪和精神方面的问题,因为其脑功能本身处于衰退趋势,病变会进一步干扰脑内神经递质等的平衡;对于有家族精神疾病史或自身有心理基础问题的人群,脑白质病变后情绪和精神障碍的发生风险可能增加。
日常生活能力下降
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会显著下降,包括穿衣、洗漱、进食等基本自理能力都可能受到影响。例如在穿衣时,可能难以准确完成扣纽扣、系鞋带等动作;进食时容易出现呛咳等情况。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平时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的人,脑白质病变导致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可能会对其心理造成更大冲击;对于有基础疾病且生活自理依赖他人的人群,脑白质病变会使这种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
进展为更严重的脑部疾病风险增加
脑白质病变患者发生脑梗死等更严重脑部疾病的风险会升高。因为脑白质病变会影响脑内血管周围的神经纤维等结构,导致脑血管的稳定性下降,血液供应和神经传导等受到干扰,从而使脑梗死等疾病的发病几率增大。在病史方面,有脑血管疾病病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等的人群,本身就存在脑血管病变的基础,脑白质病变会进一步加重脑血管相关的病理改变,增加后续严重脑部疾病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