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有哪些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多种表现,皮肤黏膜出血常见,有大小不等瘀点瘀斑且四肢远端多见;常出现鼻出血和牙龈出血,不良习惯可加重;少数有内脏出血,如消化道出血可呕血黑便、泌尿道出血可血尿;长期出血多会致贫血,有面色苍白等表现;部分患儿发病前有感染史,伴发热等感染症状
一、皮肤黏膜出血表现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常见的症状是皮肤黏膜出血,表现为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瘀点、瘀斑,以四肢远端较为多见,分布不均。这是因为血小板数量减少,导致止血功能障碍,血管破裂后血液渗出形成瘀点瘀斑。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皮肤较薄嫩,更容易观察到这种出血表现,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身上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小血点或瘀斑。
二、鼻出血和牙龈出血
患儿还常出现鼻出血和牙龈出血的情况。鼻腔黏膜和牙龈组织的血管丰富,当血小板减少时,容易发生出血。鼻出血可表现为间断性或持续性的鼻腔出血,牙龈出血则在刷牙或进食时较易发现,表现为牙龈渗血或少量出血。在生活方式方面,如果儿童有挖鼻孔、用力刷牙等不良习惯,可能会加重鼻出血和牙龈出血的症状,需要家长引导儿童纠正这些不良行为。
三、内脏出血相关表现
1.消化道出血:少数患儿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等。这是因为胃肠道黏膜出血,血液进入消化道所致。如果儿童出现呕吐物呈咖啡色样或解黑色柏油样大便,需要高度警惕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对于有消化系统基础疾病或饮食不规律的儿童,发生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需要密切观察其大便性状和呕吐情况。
2.泌尿道出血:个别患儿会出现血尿,表现为尿液颜色发红。这是由于泌尿系统的血管出血,红细胞进入尿液引起。家长需要注意观察儿童尿液的颜色变化,如果发现尿液变红,应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
四、其他表现
1.贫血相关表现:长期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较多时,可能会引起贫血,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表现为精神萎靡、不爱活动等。对于正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贫血会影响其身体和智力的发育,需要及时关注和处理。
2.感染相关表现:部分患儿在发病前可能有感染病史,感染可能是诱发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因素之一。感染时可能伴有发热、咳嗽、流涕等感染症状,因为感染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进而影响血小板的生成和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