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结肠怎么治
巨结肠治疗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新生儿短段型先尝试保守治疗,包括灌肠等刺激排便及保证营养,非手术期定期扩肛、合理喂养;手术治疗有根治性手术,如Swenson术适各型、Duhamel术用直肠后间隙移植物吻合、Soave术适短段型,治疗方法选择综合病情等因素,治疗中密切监测相关情况调整方案。
一、保守治疗
1.新生儿期保守治疗:对于新生儿短段型先天性巨结肠,可先尝试保守治疗。通过肛门指诊、灌肠等方法刺激排便,常用生理盐水灌肠,以帮助排出肠内积聚的粪便,缓解腹胀等症状。同时,要密切观察患儿的营养状况,因为长期腹胀、排便不畅可能影响患儿营养吸收,对于新生儿来说,保证充足营养摄入至关重要,需根据患儿体重等情况合理调整喂养方式,确保热量及其他营养物质供给。
2.非手术期一般处理:对于可以暂时不进行手术的患儿,要定期进行扩肛等处理,维持排便通道通畅。在生活方式上,要注意合理喂养,根据患儿年龄提供合适的饮食,保证膳食纤维等的摄入,促进肠道蠕动,但要避免过度喂养导致消化不良加重肠道负担。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儿,如曾有肠道感染等情况,更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及肠道功能维护。
二、手术治疗
1.根治性手术:
Swenson术:适用于各型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切除无神经节细胞肠段及部分扩张结肠,然后进行肠管端端吻合。该手术需要精细操作,要准确判断无神经节细胞肠段的范围,以保证手术效果。对于不同年龄的患儿,手术操作要考虑其生理特点,新生儿由于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手术中要特别注意避免损伤周围组织,保证吻合口的良好愈合。
Duhamel术:也是常用的根治性手术方式,利用直肠后间隙放置移植物,将正常肠管与直肠吻合,避免了经腹会阴联合手术的一些缺陷。手术过程中要注意移植物的放置位置准确,确保肠道的正常连续性和功能恢复。对于有特殊病史的患儿,如曾有腹部手术史等,要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
Soave术:主要适用于短段型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切除扩张肠管和肥厚肌层,保留直肠黏膜下层,然后进行肠管吻合。该手术对操作技巧要求较高,要保证黏膜下层的完整保留以及吻合口的可靠,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要关注其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加强术后护理,包括营养支持等,促进患儿康复。
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年龄、全身状况等综合因素来决定。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排便情况、营养状况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保障患儿的健康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