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症状

来源:民福康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因自身免疫功能紊乱致红细胞破坏加速引发,症状包括贫血相关的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及黄疸,溶血相关的肝脾肿大、血红蛋白尿,还有原发病相关症状,若继发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会有对应表现,若继发于恶性肿瘤也有相应肿瘤症状。

一、贫血相关症状

一般表现:不同程度的贫血是常见症状,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表现。这是因为红细胞破坏增多,导致携氧能力下降,全身组织器官供氧不足所致。在儿童患者中,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表现为生长迟缓、精神萎靡等;成年患者则可能影响日常活动耐力,如稍事活动就感到气喘、心悸等。

黄疸:约有1/3的患者会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这是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加,产生大量胆红素,当胆红素生成超过肝脏的处理能力时,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沉积在皮肤和巩膜等组织中引起黄疸。新生儿患者若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黄疸可能更为明显且进展较快,需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因为过高的胆红素可能导致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二、溶血相关表现

肝脾肿大:多数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肝脾肿大。这是因为溶血发生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被激活,参与红细胞的破坏和处理,导致肝脾的巨噬细胞增生,从而引起肝脾肿大。儿童患者肝脾肿大可能会影响腹部外观及内脏功能,成年患者则可能在体检时发现肝脾肋下可触及。

血红蛋白尿:部分患者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尿液呈酱油色或浓茶色。这是由于血管内溶血时,红细胞大量破坏,血红蛋白释放到血浆中,当超过结合珠蛋白的结合能力后,游离血红蛋白从肾脏滤出形成血红蛋白尿。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血红蛋白尿,其发生与溶血的程度和速度有关。

三、原发病相关症状

如果是继发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还会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表现,如面部红斑、关节疼痛、口腔溃疡等。女性患者相对更易患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在不同年龄段的女性中均可发病,生活方式因素如长期紫外线暴露等可能增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风险,进而影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生和发展。

如果是继发于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等引起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会有相应恶性肿瘤的症状,如淋巴瘤患者可能出现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发热、消瘦等;白血病患者可能有发热、出血、贫血加重等表现。不同年龄的患者患恶性肿瘤的类型有所不同,儿童白血病相对常见类型与成人有所差异,而淋巴瘤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其发病与患者的免疫状态、遗传因素等多方面有关。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一组B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亢进,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使红细胞破坏增加而引起的贫血。有时红细胞的破坏能被骨髓红细胞生成所代偿,临床上不发生贫血,即仅有自身免疫性溶血(AIH)。也有人仅可测及抗自身红细胞抗体(AI),而无明显溶血迹象。当机体既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又产生抗自身血小板抗体(甚至白细胞抗体),进而同时出现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或全细胞减少)时,称之为Evans。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慢性溶血性黄疸是什么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慢性溶血性黄疸是红细胞在体内过早破坏,导致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异常,引起慢性持续存在的黄疸。 慢性溶血性黄疸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主要包括遗传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先天性胆道闭锁、炎症感染、药物反应等。患者可能会出现溶血、发热、头痛、呕吐、寒战、肝脾肿大等症状,若不积极配合医生处理,可
晨尿红茶色怎么回事怎么办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晨尿红茶色可能与生理因素有关,包括饮水过少、进食花青素多的食物等,还可能与溶血性贫血、肾结石或膀胱癌等病理因素有关,要根据情况处理。 一、生理因素 1.饮水过少 饮水过少导致血容量减少,生成的尿液随之减少,尿液浓缩后颜色加深,会出现红茶色晨尿,属于正常生理现象,饮水增多后尿液颜色会逐渐恢复正常。日常
全身发黄尿液发红发烧是怎么回事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发烧即发热,全身发黄尿液发红发热可能与溶血性黄疸、胆囊癌、肝癌等疾病有关。 1、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的发生与海洋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疾病有关,主要表现为全身皮肤呈浅黄色,还可引起发热、尿液呈红色等症状。 2、胆囊癌 胆囊癌的发生可能与胆囊慢性炎症、胆囊结石等疾病有关,当肿瘤侵犯肝门部引发
荨麻疹不治疗的后果是什么
郎娜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荨麻疹如果不治疗,可能会影响生活质量、引发其他疾病等后果。 1.影响生活质量 荨麻疹可能会导致皮肤瘙痒、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睡眠不足、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2.引发其他疾病 严重的荨麻疹可能会引发其他疾病,如过敏性休克、肾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杨柳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体内免疫功能紊乱,产生了自身抗体或补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加速红细胞破坏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可以分为温抗体型和冷抗体型。病因主要有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的主要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淋巴瘤、慢淋、病毒感染、肿瘤等。实验室检查主要是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或冷凝集试验阳性。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其次就可以用糖皮质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能治愈吗?
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顾名思义是由于体内免疫功能调节紊乱,所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可以发生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另外病人发生感染或者是肿瘤的时候,也有可能会导致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一般情况下,对于原发病的治疗是最为重要的,也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者是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多数的患者可以缓解。
溶血性贫血
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的破坏速率增加,超过了骨髓的代偿速度而发生的贫血,病人有可能会出现贫血、黄疸、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等。溶血性贫血可以由于多种原因所引起,比如红细胞酶的缺陷,红细胞膜的缺陷,或者是病人接触了一些毒物,药物,或者是病人发生输血的时候,都有可能会导致溶血性贫血。
贫血
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贫血是指的外周血中红细胞容量减少,通常是用血红蛋白浓度来代替,如果是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20克每升,成年女性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10克每升,孕妇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00克每升,可以诊断为贫血。根据贫血的病因不同,可以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性的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性的贫血以及失血性的贫血,需要对贫血的原因进行进一步的检查,然后进行有效的治疗。
溶血性贫血
杨柳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溶血是红细胞遭到破坏、寿命缩短的过程,骨髓具有正常造血6~8倍的代偿能力,当溶血超过骨髓代偿能力引起的贫血,即为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占全部贫血的5%左右,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溶血性贫血按发病和病情可以分为急性溶血和慢性溶血;按溶血的部位可以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按病因可以分为红细胞自身异常和红细胞外部因素。急性溶血多为血管内溶
贫血
章志学 副主任医师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 三甲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中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浓度低于正常值引起的一种症状。贫血的表现是多方面的,生活中常见的贫血症状是面部、口唇的颜色苍白,容易头昏乏力,易疲劳,容易心悸。贫血的病因也是多种多样,要根据病因来给予治疗,经过治疗大多可以缓解。贫血的严重程度,依据血红蛋白的数值来决定的。血红蛋白正常成人男性是120~160g/L,成人女性的正常值是
什么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张秋月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是患者受到感染诱发的贫血,是由于患者自身产生抗体,血细胞抗体与血细胞相结合,血细胞被破坏引起的溶血叫自身免疫性溶血。患者可以去医院进行血清学实验,比如库姆实验进行诊断,可以明确患者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章志学 副主任医师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 三甲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内在的缺陷或和外在因素,使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骨髓造血代偿性增强,但不足以代偿红细胞破坏,而最终出现贫血,这时称为溶血性贫血,是一类疾病总称。溶血性贫血既可以是遗传性,也可以是后天受到损伤引起。不同因素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相关特性也不同,治疗和患者结局也会有不同。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