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尼尔眩晕症是什么
美尼尔眩晕症即梅尼埃病,是特发性内耳疾病,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有反复发作旋转性眩晕等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诊断依据临床表现等,需与其他眩晕病鉴别,治疗分发作期和间歇期,特殊人群治疗各有特点。
发病机制:目前其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内淋巴产生和吸收失衡有关。多种因素可导致内淋巴产生过多或吸收障碍,如免疫反应、内耳缺血、病毒感染等都可能参与其中。从年龄方面看,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多见于30-50岁的中青年人,性别上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过度疲劳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有家族史的人群相对更易患此病。
临床表现
眩晕:多为突然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患者感觉自身或周围物体沿一定方向与平面旋转,常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自主神经反射症状。眩晕持续时间多为数小时至数天,通常20分钟至12小时左右,且眩晕发作频率个体差异较大,有的数月发作一次,有的一周数次。
听力下降:早期多为低频听力下降,可为波动性,发作期听力下降,间歇期听力可部分或完全恢复。随着病情进展,听力下降可逐渐加重,累及高频听力。
耳鸣:多在眩晕发作前先出现耳鸣,初期为低调吹风样,后期可呈高调蝉鸣样。耳鸣可持续存在,在眩晕发作时耳鸣加剧。
耳胀满感:发作期患侧耳内或头部有胀满、沉重或压迫感,有时感耳周灼痛。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听力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等。听力检查可见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前庭功能检查可发现发作期有眼震,且前庭功能可有不同程度的减退。
鉴别诊断:需与其他可引起眩晕的疾病相鉴别,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主要表现为与头位变化相关的短暂眩晕)、前庭神经元炎(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症状,眩晕剧烈且持续时间长)、突发性聋伴眩晕(突发听力下降伴眩晕,听力下降多较严重)等。
治疗原则
发作期治疗:以缓解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主,可使用前庭抑制剂如苯海拉明等(仅说明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声光刺激。
间歇期治疗:可使用改善内耳循环的药物,如银杏叶制剂等,也可进行中耳加压治疗等。对于频繁发作、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内淋巴囊手术等。
对于特殊人群,儿童患者若患美尼尔眩晕症,由于其生理特点,在治疗时需更加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的保守治疗方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充分评估其整体健康状况和各脏器功能,避免因治疗美尼尔眩晕症而加重其他基础疾病;妊娠期女性患美尼尔眩晕症时,治疗需权衡对胎儿和孕妇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