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脑炎的三大症状
乙型脑炎有高热、惊厥或抽搐、意识障碍等显著症状,高热是因病毒入侵使体温调节中枢失调致体温持续升高,儿童易惊厥、老人易加重器官负担,可先非药物干预;惊厥或抽搐是脑部受病毒侵袭致神经元异常放电,发作形式多样,受刺激可诱发,发作时需正确处理;意识障碍是病毒损害大脑实质所致,儿童表现隐匿、老人恢复慢且易有并发症,出现时要加强护理并密切观察病情。
一、高热
高热是乙型脑炎极为显著的症状之一。乙脑病毒入侵人体后,会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使得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进而导致体温持续升高。通常患者体温会迅速上升至39℃甚至更高,且可持续数天至数周。对于儿童而言,高热可能会引发惊厥,尤其是既往有高热惊厥病史的儿童,风险更高。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高热可能会加重心肺等器官的负担,诱发其他并发症。生活方式方面,若患者所处环境温度过高、通风不良,会不利于散热,加重高热症状。应对高热时,可先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如降低环境温度、使用湿毛巾擦拭身体等。对于儿童,特别是低龄儿童,应避免过度使用药物降温,优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当体温过高影响患者舒适度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但要注意年龄禁忌。
二、惊厥或抽搐
惊厥或抽搐也是乙型脑炎常见症状。这主要是因为脑部受病毒侵袭,引起脑组织充血、水肿,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从而引发惊厥或抽搐。其发作形式多样,可表现为局部的肌肉抽动,如面部、肢体的小抽动,也可为全身性的强直阵挛发作。儿童大脑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高热和脑部炎症更容易导致惊厥发作。有癫痫病史的患者,在感染乙脑时,惊厥发作的风险和程度可能会增加。在生活中,患者若受到强光、噪音等刺激,可能会诱发或加重惊厥发作。一旦出现惊厥,应立即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窒息,并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对于儿童,不要强行按压肢体,以免造成骨折等损伤。若惊厥持续时间较长或频繁发作,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惊厥药物。
三、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是乙型脑炎较为严重的症状表现。由于乙脑病毒对大脑实质的广泛损害,影响了大脑的正常功能,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从轻到重可表现为嗜睡、昏睡、昏迷等。儿童意识障碍可能表现得更为隐匿,不易被家长察觉。老年人出现意识障碍后,恢复过程可能相对缓慢,且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压疮等并发症。有脑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意识障碍可能会与原有疾病相互影响,加重病情。在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期间,要加强护理,定时翻身、拍背,防止肺部感染和压疮的发生。对于长期昏迷的患者,可通过鼻饲等方式保证营养供应。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