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细胞性贫血主要由叶酸或维生素B缺乏引起,叶酸缺乏原因有摄入不足、需要量增加、吸收障碍;维生素B缺乏原因有摄入不足、吸收障碍、转运和利用障碍,不同人群大细胞性贫血原因各有特点,特殊人群需注意相关问题及监测指标。
叶酸缺乏的原因:
摄入不足:长期偏食、挑食,如长期食用精米面而很少摄入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叶酸的食物,婴幼儿添加辅食不合理等情况都可能导致叶酸摄入不足。例如,婴儿喂养时未及时添加富含叶酸的辅食,随着月龄增长,体内叶酸储备逐渐消耗,易引发叶酸缺乏性大细胞性贫血。
需要量增加:生长发育迅速的人群,如婴幼儿、青少年,以及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对叶酸的需要量增加。若未及时补充足够的叶酸,就容易发生缺乏。比如妊娠期女性,由于胎儿生长发育需要大量叶酸,若孕妇饮食中叶酸摄入不足,就可能出现叶酸缺乏。
吸收障碍:某些疾病会影响叶酸的吸收,如小肠疾病(如小肠切除术后、局限性小肠炎、热带性口炎性腹泻等)、酗酒等。酗酒会损伤肠道黏膜,影响叶酸的吸收利用,长期酗酒者易出现叶酸缺乏。
维生素B缺乏的原因:
摄入不足:纯素食者由于饮食中缺乏动物性食物,如肉类、蛋类、奶制品等,容易导致维生素B摄入不足。老年人若饮食结构不合理,长期素食且未补充维生素B,也易出现缺乏。
吸收障碍:内因子缺乏是导致维生素B吸收障碍的常见原因,常见于恶性贫血患者,患者体内存在针对壁细胞或内因子的自身抗体,导致内因子分泌减少或功能异常,使维生素B无法正常吸收。此外,胃肠道疾病如胃大部切除术后、萎缩性胃炎、肠道寄生虫病等也可影响维生素B的吸收。例如,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分泌减少且内因子分泌不足,会影响维生素B的吸收;肠道寄生虫如蛔虫、钩虫等寄生在肠道内,会竞争维生素B,影响其吸收利用。
转运和利用障碍:某些遗传因素或药物等可影响维生素B的转运和利用,如先天性转钴蛋白Ⅱ缺乏症等遗传疾病,以及长期应用一些影响核酸合成的药物(如甲氨蝶呤等),会干扰维生素B参与的代谢过程,导致维生素B缺乏。
不同年龄段、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大细胞性贫血的原因可能各有特点。例如,婴幼儿大细胞性贫血多与喂养不当导致叶酸或维生素B摄入不足有关;妊娠期女性大细胞性贫血可能与对叶酸、维生素B需要量增加且摄入不足相关;恶性贫血患者则主要是因内因子缺乏导致维生素B吸收障碍引起大细胞性贫血。对于特殊人群,如纯素食者需特别注意保证足够的叶酸和维生素B摄入;有胃肠道疾病史的人群要关注疾病对叶酸和维生素B吸收的影响,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及时发现和纠正大细胞性贫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