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有多种典型症状,脱出物早期排便时可自行缩回,进展期增大且难自行复位;排便时有不尽感和便秘;有肛门坠胀感、分泌物增多等局部刺激症状;还可能有出血、嵌顿绞窄时剧烈疼痛等其他伴随症状。
一、直肠脱垂的典型症状
(一)脱出物相关表现
1.早期脱出情况:排便时可见直肠黏膜从肛门脱出,初发时肿物较小,排便后可自行缩回。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肛门括约肌发育尚不完善等因素,早期脱出相对较易发现且可能较频繁出现,而成年患者早期可能在用力排便等情况下偶尔出现。
2.进展期脱出情况:随着病情进展,脱出物可逐渐增大,且不能自行缩回,需用手推回或卧床休息后才能复位。此时脱出的组织可能为直肠全层,甚至部分乙状结肠也可脱出,对于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恢复能力相对较弱,脱出物复位可能相对困难。
(二)排便相关症状
1.排便不尽感:患者常有排便排不干净的感觉,总觉得直肠内还有粪便残留。这种情况在直肠脱垂时较为常见,尤其在脱垂程度较重时,会影响患者的排便感受和生活质量。对于有长期便秘病史的患者,更易出现排便不尽感,因为便秘会增加直肠的压力,进而加重直肠脱垂的症状,而直肠脱垂又可能进一步影响排便,形成恶性循环。
2.便秘:部分直肠脱垂患者会出现便秘症状。一方面,直肠脱垂导致直肠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受到影响,粪便在直肠内的传输可能受阻;另一方面,患者因担心排便时直肠脱垂加重,会有意识地控制排便,从而导致便秘。对于女性患者,在妊娠、分娩等特殊时期,由于腹压增加等因素,更容易出现因直肠脱垂引发的便秘问题。
(三)局部刺激症状
1.肛门坠胀感:患者自觉肛门部有坠胀不适的感觉,尤其是在直肠脱垂发生时或脱垂复位后仍可能存在这种感觉。这是因为脱垂的直肠组织刺激肛门周围的神经末梢等结构所致。对于久坐、久站等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肛门坠胀感可能更为明显,因为不良的生活方式会影响盆腔的血液循环等,加重直肠脱垂相关的局部刺激症状。
2.分泌物增多:由于直肠黏膜长期脱出,与肛门周围皮肤摩擦,可导致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可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引起瘙痒等不适。对于儿童患者,皮肤较为娇嫩,分泌物增多更容易引发肛周皮肤的炎症等问题,需要更加注意局部清洁护理。
(四)其他伴随症状
1.出血:一般出血量较少,多为粪便表面带血或便后手纸上有鲜血。但如果直肠黏膜长期反复脱出,受到摩擦等损伤,也可能出现较明显的出血情况。对于有基础疾病如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出血可能相对更难止住,需要引起重视。
2.疼痛:一般早期直肠脱垂疼痛不明显,当脱出的直肠发生嵌顿、绞窄时,可出现剧烈疼痛。嵌顿的直肠组织血液循环受阻,导致组织缺血、坏死等,从而引起严重的疼痛症状。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嵌顿引发的疼痛可能会加重其全身的不适,甚至诱发其他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