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贫血该怎么补
早产儿贫血有其定义与原因,需补充铁剂、维生素等来预防和治疗,严重时考虑输血但有风险,家长要遵医嘱补充营养物质、观察早产儿状况,能母乳喂养的选母乳,人工喂养选适合配方奶。
一、早产儿贫血的定义与原因
早产儿贫血是指早产儿在出生后一定时间内发生的贫血状况,其发生原因与早产儿自身造血功能不完善、红细胞寿命短以及铁、叶酸、维生素B等造血原料相对缺乏等有关。早产儿体内红细胞生成素水平相对较低,且骨髓造血储备能力不足,同时出生后随着生长发育,血容量迅速增加,导致红细胞被稀释,这些因素共同导致早产儿容易出现贫血。
二、铁剂补充
1.铁剂选择依据:早产儿铁储备不足,生后需要额外补充铁剂来预防和治疗贫血。一般推荐元素铁剂量为每天2-4mg/kg,可选择适合早产儿的铁剂制剂。铁剂的补充需要根据早产儿的具体情况,如体重、贫血程度等进行调整,但具体的补充剂量和使用频率等需由专业医生根据患儿个体情况决定,家长不可自行随意调整。
2.补充时机:通常建议在早产儿出生后1-2个月开始补充铁剂,对于有贫血高危因素的早产儿可能需要更早开始补充。铁剂的补充应持续到纠正胎龄1岁左右,以满足早产儿快速生长发育对铁的需求。
三、维生素补充
1.维生素B:维生素B参与细胞的核酸代谢,对红细胞的成熟有重要作用。早产儿由于饮食摄入不足等原因可能缺乏维生素B,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B,一般通过肌肉注射等方式给予,但具体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
2.叶酸:叶酸也是造血过程中重要的辅酶,早产儿叶酸储备较低,需要适当补充叶酸。可以通过口服叶酸制剂来补充,但同样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早产儿的情况确定补充剂量和疗程。
四、输血治疗
1.输血指征:当早产儿贫血严重,血红蛋白水平过低,如血红蛋白低于70-90g/L,且出现明显贫血症状,如面色苍白、呼吸增快、心率加快等情况时,可能需要考虑输血治疗。但输血治疗是有严格指征的,需要综合评估早产儿的整体状况、贫血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等因素。
2.输血风险:早产儿由于自身器官发育不成熟,输血可能带来一些风险,如感染、输血相关的免疫反应、电解质紊乱等。因此,在决定是否进行输血治疗时,医生会权衡输血的获益和风险,只有在获益大于风险时才会考虑输血。
五、特殊人群(早产儿)的温馨提示
早产儿身体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在补充营养物质时需要特别谨慎。家长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铁剂、维生素等的补充,不可自行增减剂量。同时,要密切观察早产儿的一般状况,如面色、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在喂养方面,对于能进行母乳喂养的早产儿,母乳是最好的营养来源,母乳中含有适合早产儿消化吸收的营养成分,并且含有一定的免疫物质,有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和预防贫血等疾病。如果是人工喂养,要选择适合早产儿的配方奶,并按照配方奶的喂养要求进行喂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