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痔疮的症状是怎么样
内痔分四期,Ⅰ期便时带血等、无痔核脱出;Ⅱ期便时痔核脱出便后可自行回纳伴便血;Ⅲ期痔核脱出需手辅助回纳、有分泌物增多等;Ⅳ期痔核长期脱出不能回纳等。外痔分四类,结缔组织外痔多觉肛门异物感;静脉曲张性外痔有肛门坠胀感;炎性外痔表现为疼痛肿胀发红;血栓性外痔肛门剧痛可摸暗紫色肿物。
Ⅰ期内痔:主要症状是便时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出血量一般较多,但出血不与粪便相混,无痔核脱出,常在排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在日常生活中,长期便秘、久坐、久站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容易诱发Ⅰ期内痔,这类人群由于排便困难等因素,增加了肛管局部的压力,容易导致内痔黏膜破裂出血。
Ⅱ期内痔:便时痔核脱出肛门外,便后可自行回纳,同时伴有便血,便血程度可轻可重,出血方式同Ⅰ期内痔类似。对于女性妊娠期间的人群,由于子宫增大压迫盆腔血管,导致静脉回流受阻,更容易出现Ⅱ期内痔的脱出及出血症状;而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腹压持续较高,也易引发Ⅱ期内痔。
Ⅲ期内痔:痔核脱出肛门外,需用手辅助才能回纳,便血可多可少。此类患者由于痔核经常脱出,肛门括约肌受到刺激,会出现分泌物增多的情况,刺激肛周皮肤可引起瘙痒不适。老年人群由于机体机能衰退,肛门括约肌松弛,相对更易出现Ⅲ期内痔的情况;患有慢性咳嗽的人群,长期咳嗽导致腹压增加,也容易促使Ⅲ期内痔的发生。
Ⅳ期内痔:痔核长期脱出肛门外,不能回纳或回纳后又立即脱出,可伴有剧烈疼痛,由于痔核脱出不能回纳,容易发生嵌顿、坏死。这类患者生活质量会受到较大影响,行动也会受到限制。
外痔的症状
外痔主要分为结缔组织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炎性外痔和血栓性外痔,具体症状如下:
结缔组织外痔:常由肛门缘皮肤皱襞变大,结缔组织增生形成,一般无明显症状,仅感觉肛门有异物感,尤其在排便后,肛门清洁不彻底时,异物感会更明显。长期饮食不规律、喜食辛辣刺激食物的人群,肠道湿热,容易诱发结缔组织外痔;肥胖人群由于肛周局部脂肪堆积,也较易出现此类外痔。
静脉曲张性外痔:是由肛门周围皮下静脉丛扩张、迂曲形成的柔软团块,患者平时可有肛门坠胀感,在长时间行走、站立或排便用力后,坠胀感会加重。从事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群,如教师、交警等,由于肛周静脉回流不畅,更容易患上静脉曲张性外痔;妊娠晚期的女性,盆腔静脉受压,也可能出现静脉曲张性外痔。
炎性外痔:多由肛门缘皮肤损伤和感染引起,表现为肛门部疼痛、肿胀、发红,患者坐立不安,排便时疼痛加剧。肛门局部卫生状况差的人群,容易引发炎性外痔;腹泻患者由于频繁排便刺激肛门,也较易出现炎性外痔。
血栓性外痔:通常是由于排便用力、咳嗽等使腹压增加的因素,导致肛门周围皮下静脉破裂,血液淤积形成血栓,表现为肛门部突然剧烈疼痛,可摸到暗紫色圆形肿物,质地较硬。过量饮酒、食用辛辣食物后,刺激肛门血管,容易诱发血栓性外痔;剧烈运动后,肛门局部血管压力变化,也可能导致血栓性外痔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