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型糖尿病是什么意思
通常所说的12型糖尿病实际为2型糖尿病,它是常见慢性代谢病,发病与胰岛素抵抗、分泌不足及现代生活方式等有关,早期症状或不明显,靠血糖检测诊断,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等,不同人群治疗需谨慎调整。
1.定义
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等。12型糖尿病这种表述是不正确的,通常就是指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不能有效地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同时,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逐渐减退,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从流行病学角度看,2型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与现代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如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肥胖等因素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在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中均有发病,一般来说,中老年人相对更易患2型糖尿病,但随着肥胖等问题在年轻人中的增多,年轻人群中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对于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其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2.临床表现
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但这些症状也可能不典型,有些患者可能仅表现为皮肤瘙痒、视力模糊、手脚麻木等非特异性症状。在年龄较大或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中,症状可能更不典型,容易被忽视。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因为同时患有其他慢性疾病,而将2型糖尿病的症状掩盖,导致病情发现较晚。
3.诊断标准
目前主要依据血糖检测来诊断2型糖尿病。常用的血糖指标有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等。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同时伴有糖尿病相关症状,可诊断为2型糖尿病;如果没有症状,则需要另一天再次检测证实。在诊断过程中,还需要排除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等情况。对于有家族史、肥胖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血糖监测,以便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
4.治疗与管理
2型糖尿病的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等。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合理饮食方面,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均衡营养,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的摄入;适量运动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药物治疗方面,有多种药物可供选择,如二甲双胍等口服降糖药,以及胰岛素等。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血糖水平、肝肾功能、并发症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妊娠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有一定区别,但妊娠期间血糖异常需重视)、老年患者等,治疗方案需要更加谨慎调整。老年患者由于肝肾功能可能减退,在选择药物时需要考虑药物的代谢和排泄情况,避免药物蓄积导致不良反应;孕妇则需要在控制血糖的同时,确保胎儿的正常发育,一般优先选择生活方式干预,必要时才考虑胰岛素治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