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外阴肿胀是什么原因
孕期外阴肿胀可由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引起。生理性因素包括激素变化致外阴组织肿胀及子宫增大压迫致外阴静脉回流受阻;病理性因素有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伴外阴瘙痒、白带豆腐渣样,细菌性阴道炎伴白带增多有鱼腥味)、外阴静脉曲张(可见蚯蚓状静脉团,久站久坐加重)、过敏反应(接触过敏原出现肿胀瘙痒等),还有相对少见的外阴外伤、肿瘤等致肿胀。
一、生理性因素
1.激素变化:怀孕后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显著变化,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雌激素可使血管扩张,孕激素有一定的水钠潴留作用,这些激素变化可能导致外阴组织出现一定程度的肿胀。例如,孕期雌激素水平升高约10倍,孕激素水平也大幅上升,这种激素环境的改变会影响外阴局部的血液循环和组织液代谢,进而可能引起外阴肿胀,一般在孕中晚期较为常见,这是正常的生理适应过程,多数孕妇无需过度担忧。
2.子宫增大压迫:随着孕周增加,子宫逐渐增大,增大的子宫可能会压迫盆腔静脉,导致外阴及下肢的静脉回流受阻。尤其在孕晚期,子宫对盆腔静脉的压迫更为明显,使得外阴静脉血液淤积,从而出现外阴肿胀的情况。比如,当孕周达到32-34周时,子宫增大到一定程度,对盆腔静脉的压迫效应更加显著,部分孕妇会明显感觉到外阴肿胀,这也是孕期较为常见的生理现象。
二、病理性因素
1.阴道炎
霉菌性阴道炎:孕期由于阴道内环境改变,雌激素水平高、糖原含量增加,适合白色念珠菌生长繁殖,易引发霉菌性阴道炎。除了外阴肿胀外,还常伴有外阴瘙痒、白带呈豆腐渣样等症状。研究表明,孕期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生率较非孕期有所升高,约有1/3的孕妇会受到影响,白色念珠菌的大量繁殖会刺激外阴组织,导致肿胀等炎症反应。
细菌性阴道炎: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乳杆菌减少,加德纳菌等厌氧菌增多引起的阴道炎。孕妇患细菌性阴道炎时,也可能出现外阴肿胀,同时白带增多、有鱼腥味等表现。有相关研究显示,孕期细菌性阴道炎的患病率约为10%-25%,阴道内菌群的失衡破坏了阴道的正常防御功能,进而引发外阴肿胀等不适。
2.外阴静脉曲张:孕期盆腔血液回流阻力增加,外阴部静脉丛扩张、迂曲形成外阴静脉曲张,表现为外阴肿胀,有时可看到蚯蚓状的静脉团,且在久站、久坐后症状可能加重。这是因为孕期全身血容量增加,而外阴静脉又缺乏有效的静脉瓣来阻止血液逆流,导致静脉回流障碍,从而出现外阴静脉曲张及肿胀情况,多见于孕晚期的孕妇。
3.过敏反应:孕妇接触某些过敏原,如贴身衣物材质(化纤材质等)、卫生巾、洗液等,可能引起外阴过敏反应,出现外阴肿胀、瘙痒、皮疹等症状。不同孕妇的过敏原可能不同,例如有的孕妇对某品牌的卫生巾中的某些化学成分过敏,接触后很快就会出现外阴肿胀等过敏表现,需要及时脱离过敏原并进行相应处理。
4.其他疾病:如外阴部的外伤、肿瘤等也可能导致外阴肿胀,但相对较为少见。外阴外伤可能是由于外力撞击等原因引起,局部会有肿胀、疼痛等表现;外阴肿瘤则较为罕见,肿瘤组织的生长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导致外阴肿胀,需要进一步通过相关检查(如超声、病理检查等)来明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