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催产步骤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催产需先进行孕周、胎儿状况、宫颈评分等评估,再选择缩宫素催产或人工破膜等方式,过程中要监测宫缩、胎心、产程进展,胎儿偏大或有其他妊娠合并症者需特别注意,同时控制血糖在适宜范围以保障母儿安全。
一、评估准备
1.孕周评估:准确确定孕周对于判断胎儿成熟度及催产时机至关重要。不同孕周胎儿的肺成熟度、各器官发育等情况不同,一般当孕周达到39周左右时,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符合催产指征可考虑催产,但需综合评估胎儿情况。
2.胎儿状况评估:通过胎心监护、B超检查等了解胎儿宫内状况,包括胎心率、羊水情况、胎儿生物物理评分等。例如,胎心监护可反映胎儿在宫内的氧合情况,若出现异常的胎心监护图形,如频繁晚期减速等,可能需要及时催产。
3.宫颈评分:采用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法评估宫颈成熟度,包括宫颈硬度、宫颈管消退程度、宫口扩张程度、宫颈位置、胎头位置等指标。评分越高,催产成功的可能性越大,一般评分≥6分者催产成功率较高。
二、催产方式选择
1.缩宫素催产
适应证:适用于宫颈成熟、胎心良好、无明显催产禁忌证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使用方法:一般从低浓度小剂量开始,将缩宫素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初始滴速通常为0.5-1mU/min,根据宫缩情况逐渐调整滴速,最大滴速一般不超过20mU/min,需密切观察宫缩、胎心及产程进展。
2.人工破膜
适应证:宫颈成熟,宫口已扩张,通过人工破膜可以加速产程进展。
操作方法:在严密消毒下,用人工破膜钩等器械刺破胎膜,使羊水流出,一般破膜后应密切观察胎心变化,防止脐带脱垂等并发症。
三、催产过程监测
1.宫缩监测:通过宫缩监护仪持续监测宫缩频率、强度及持续时间。正常宫缩应规律,持续时间30-40秒,间隔2-3分钟左右。若宫缩过强,间隔<2分钟、持续>1分钟,可能导致胎儿窘迫等,需及时调整催产方案。
2.胎心监测:持续进行胎心监护,每15-30分钟观察胎心变化,正常胎心率为110-160次/分钟。若出现胎心异常,如胎心率<110次/分钟或>160次/分钟,或出现频繁变异减速、晚期减速等,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改变产妇体位、吸氧等,必要时终止催产。
3.产程进展监测:密切监测宫口扩张情况及胎头下降情况,一般每1-2小时进行一次阴道检查,了解产程进展是否顺利。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由于可能存在胎儿偏大等情况,需特别关注胎头下降及宫口扩张速度,及时发现异常产程并处理。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胎儿偏大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由于胎儿偏大可能增加难产风险,在催产过程中需更加密切监测产程进展及胎儿状况。若产程进展不顺利,应及时评估是否需要剖宫产等终止妊娠的方式,以保障母儿安全。
2.有其他妊娠合并症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如合并高血压等,在催产过程中需同时监测血压等指标,根据病情调整催产方案,确保母儿安全。同时,要注意控制血糖水平,在催产过程中可能需要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维持血糖在相对稳定的范围,一般控制在5.6-7.8mmol/L左右较为适宜,避免高血糖或低血糖对母儿造成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