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疼痛怎么缓解
急性胰腺炎可通过非药物和药物措施缓解疼痛,非药物措施包括禁食禁饮以减少胰腺分泌、胃肠减压降低胃肠道压力减少胰液分泌、体位调整放松腹部肌肉;药物可选用镇痛药;儿童患者胃肠减压操作需轻柔、严格控镇痛药使用,老年患者禁食禁饮要注意营养支持、用药需考虑肝肾功能及监测不良反应,不同人群因自身特点在疼痛缓解措施上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非药物缓解措施
(一)禁食禁饮
原理:急性胰腺炎发生时,胰腺消化酶被激活,刺激胰腺及周围组织引起疼痛,禁食禁饮可减少胰腺分泌,从而减轻对胰腺自身的刺激,缓解疼痛。对于大多数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病初期需严格禁食禁饮,一般需持续1-3天,具体时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由医生判断。
适用人群:各年龄段急性胰腺炎患者均需遵循,但若患者存在严重脱水等情况需同时进行补液等支持治疗。
(二)胃肠减压
原理:通过胃肠减压装置抽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降低胃肠道内压力,减少胰液的分泌,进而缓解胰腺的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减轻疼痛。一般会放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持续时间根据病情改善情况而定。
适用人群:所有符合胃肠减压指征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均可应用,但需注意儿童放置胃管时操作要轻柔,避免损伤。
(三)体位调整
原理:某些舒适的体位可能有助于减轻腹部肌肉紧张,从而缓解疼痛。例如,患者可取屈膝侧卧位,这样可以放松腹部肌肉,减轻胰腺周围组织的张力,缓解疼痛。
适用人群:各年龄段急性胰腺炎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均可尝试调整体位来缓解疼痛,但对于病情较重、无法自主调整体位的患者,需由医护人员协助调整。
二、药物缓解措施
(一)镇痛药的选择
原理:对于急性胰腺炎引起的疼痛,常用镇痛药来缓解症状。如盐酸哌替啶等阿片类镇痛药,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结合,发挥镇痛作用,能有效减轻剧烈的疼痛。但需注意,儿童使用阿片类镇痛药需非常谨慎,应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
适用情况:当非药物措施无法有效缓解疼痛时,可考虑使用镇痛药。但对于不同年龄患者,用药需严格评估,例如儿童急性胰腺炎疼痛时,优先选择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较小的镇痛方式,仅在必要时谨慎使用镇痛药。
三、针对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注意事项:儿童急性胰腺炎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在疼痛缓解措施上需更加谨慎。非药物措施中胃肠减压时要选择适合儿童口径的胃管,操作轻柔;药物使用上严格控制镇痛药的使用,尽量优先选择非药物方式缓解疼痛,若必须使用镇痛药,要根据儿童体重等严格计算用药相关参数,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原因:儿童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与成人不同,不当的操作或药物使用可能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等造成不良影响。
(二)老年患者
注意事项: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多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疼痛缓解过程中,禁食禁饮时要注意营养支持的补充,因为老年患者机体储备功能差,长时间禁食禁饮易出现营养不良等情况;药物使用时要考虑到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退等因素,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并且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原因: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退,基础疾病多,在采取缓解疼痛措施时需要综合考虑其全身状况,以避免出现其他并发症加重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