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血怎么回事
大便出血有多种常见原因,包括消化道疾病(如痔疮、肛裂、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和上消化道疾病;出现大便血尤其是有报警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多项检查明确病因;儿童、老年人、女性大便血各有特殊注意事项,儿童要警惕肠套叠等,老年人要警惕结直肠癌等,女性需注意区分经血污染并考虑孕期用药安全等。
一、常见原因
(一)消化道疾病
1.痔疮:是引起大便出血较常见的原因。通常表现为便后滴血,血色鲜红,血液与大便不混合,在排便时可能会有肿物脱出肛门,多见于长期久坐、便秘等人群,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病,生活方式中久坐、排便习惯不良等是诱因。
2.肛裂:排便时会有剧烈疼痛,随后出现少量便血,血色鲜红,便血特点为大便表面带血或便后手纸上有血迹。常因大便干结、排便用力等导致,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生,尤其多见于便秘人群。
3.溃疡性结肠炎:多有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还可伴有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病情轻重不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病程较长,与自身免疫等因素相关。
4.结直肠息肉: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通常便血呈间歇性,血色鲜红,一般量不多,常附着在大便表面,有时排便时息肉可脱出肛门外。
5.结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人,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如变细、带黏液脓血等)、便血等症状,便血颜色可为暗红色或鲜红色,量一般不多,常与粪便混合。
(二)上消化道疾病
1.胃溃疡:典型症状为周期性上腹痛,也可出现大便潜血阳性,若溃疡侵蚀血管可引起呕血和黑便,黑便多呈柏油样,是由于血红蛋白中的铁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所致,各年龄均可发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因素相关。
2.十二指肠溃疡:主要表现为空腹痛,进食后缓解,也可出现便血,多为黑便,发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各年龄均可发病。
二、就医建议
如果出现大便血的情况,尤其是持续出现、出血量较多、伴有腹痛、消瘦、排便习惯改变等报警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还可能会安排粪便隐血试验、胃镜、结肠镜等检查来明确病因。例如,粪便隐血试验可初步判断消化道是否有出血;结肠镜检查能直接观察结直肠内部情况,发现息肉、肿瘤等病变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性质。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大便血可能与肠套叠、直肠息肉等有关。如果儿童出现大便血,同时伴有腹痛、腹部肿块、呕吐等症状,要高度警惕肠套叠,需及时就医。对于儿童直肠息肉引起的便血,应尽早明确诊断,必要时进行内镜下治疗,因为长期便血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二)老年人
老年人大便血要特别警惕结直肠癌等疾病。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疾病的反应可能不敏感,所以一旦出现大便血,应尽快进行全面检查以排除严重疾病。同时,老年人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检查和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基础疾病对检查和治疗的影响。
(三)女性
女性大便血的原因与一般人群类似,但如果是在月经期,要注意与经血污染大便区分开。此外,女性怀孕期出现大便血要考虑是否与痔疮等肛肠疾病有关,同时要注意孕期用药的安全性,若需要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