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定自己肛裂还是痔疮
肛裂与痔疮在症状表现、检查方式、发病诱因及相关因素和特殊人群情况上有差异,肛裂主要症状为疼痛、便血、便秘,检查可见肛管裂开创面,常因便秘等致病因;痔疮分内外混合痔,有相应便血、肛门不适等症状,检查靠视诊等,久坐久站等易诱发,儿童、女性、老年人有不同相关情况
一、症状表现差异
肛裂:主要症状为疼痛、便血和便秘。疼痛通常较为剧烈,呈周期性,排便时由于粪便刺激受损的肛管皮肤,立刻出现灼痛或刀割样疼痛,排便后数分钟可缓解,随后因肛门括约肌痉挛,又会出现剧烈疼痛,可持续数小时。便血特点是便血少量,便血颜色鲜红,多在粪便表面或手纸上见到少量血迹。便秘是肛裂患者常见的情况,因怕排便时疼痛而不愿排便,进而加重便秘,便秘又会使肛裂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痔疮: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内痔主要表现为便血,便血颜色鲜红,一般是在排便后点滴而出,严重时呈喷射状出血,通常无疼痛,当内痔脱出嵌顿、水肿、感染时才会出现疼痛。外痔主要表现为肛门不适、潮湿不洁,有时有瘙痒,若发生血栓形成及炎症时,会有剧痛。混合痔则兼具内痔和外痔的症状。
二、检查方式区别
肛门视诊:医生用肉眼观察肛门局部情况,肛裂通过视诊可发现肛管皮肤有裂开的创面,一般好发于肛管后正中部位;痔疮通过视诊可看到肛门周围有隆起的静脉团等表现,内痔脱出时可在肛门外看到暗紫色的肿物。
直肠指检:肛裂患者进行直肠指检时,由于疼痛较明显,一般不做常规的深压检查;痔疮患者直肠指检主要是了解直肠内有无其他病变,同时可以感知肛门周围静脉团等情况,但对于确诊痔疮主要还是依靠肛门视诊等。
肛门镜检查:肛门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到肛管直肠部位的情况。肛裂在肛门镜下可见肛管皮肤全层纵行裂开及底浅的溃疡;痔疮在肛门镜下可看到内痔部分,表现为暗红色、质软的痔核,有时可见出血点,外痔则可直接看到肛门周围的隆起物。
三、发病诱因及相关因素
肛裂:长期便秘是导致肛裂的常见重要因素,干结的粪便排出时用力撑破肛管皮肤。此外,肛门外伤等也可引起肛裂,比如肛管异物损伤等。
痔疮:久坐、久站、长期便秘或腹泻、妊娠等因素易诱发痔疮。久坐久站会影响肛门部位的血液循环,导致静脉丛淤积曲张;便秘时排便用力会增加肛门局部的压力,促使痔疮的发生;妊娠时腹腔压力增大,影响肛门直肠部位的血液回流等都与痔疮的发病相关。
四、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肛裂多与便秘有关,比如儿童饮食中蔬菜、水果摄入少,导致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时易引发肛裂。儿童痔疮相对少见,若出现相关症状,多与先天性血管发育等因素有关,但也可能与腹泻等情况有关,儿童患痔疮后需及时就医,因为儿童身体机能与成人不同,治疗需更加谨慎。
女性:女性在妊娠期间由于激素变化、子宫压迫等因素,更容易出现痔疮,同时妊娠后期增大的子宫压迫盆腔静脉,影响肛门直肠静脉回流,加重痔疮症状;而女性肛裂也可能与特殊生理期等因素有一定关联,但相对男性来说,发病机制基本类似,主要还是与便秘等因素相关。
老年人:老年人胃肠蠕动减慢,容易发生便秘,这是导致老年人肛裂和痔疮的重要因素之一。老年人血管壁弹性下降等因素也可能使痔疮更容易发生,而且老年人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在对待肛裂和痔疮的治疗上需要更加关注局部情况,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