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神经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大部分纤维组成,包含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各神经损伤后症状各异。不同人群臂丛神经损伤特点及注意事项不同,儿童多因分娩牵拉致产瘫,早期诊断干预重要,康复训练要结合生长发育特点;成年人常因严重创伤致伤,需积极配合治疗、调整生活方式、合理安排工作强度;老年人因骨质疏松轻微外力易引发,且身体机能和神经修复能力弱,还常合并慢性疾病,治疗需控制基础疾病,康复训练循序渐进防跌倒。
一、臂丛神经损伤涉及的神经
臂丛神经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大部分纤维组成。主要包含以下几组神经:
1.腋神经:发自臂丛后束,绕肱骨外科颈至三角肌深面,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损伤后可致三角肌瘫痪,表现为肩部外展功能障碍,肩部失去圆隆外形,出现“方肩”畸形。
2.肌皮神经:自臂丛外侧束发出,斜穿喙肱肌,经肱二头肌与肱肌之间下行,支配喙肱肌、肱二头肌和肱肌,损伤后表现为屈肘无力以及前臂外侧皮肤感觉减退。
3.正中神经:由来自臂丛内侧束和外侧束的两根合成,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下行至肘窝,再向下经前臂正中达腕部,支配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以外的所有前臂屈肌,以及鱼际肌(除拇收肌)、第1、2蚓状肌,损伤后可出现拇指对掌功能障碍和手的桡侧半感觉障碍,特别是示、中指远节感觉消失,表现为“猿手”畸形。
4.尺神经:发自臂丛内侧束,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下行,至臂中部穿内侧肌间隔至臂后区内侧,继续下行至尺神经沟,支配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小鱼际肌、拇收肌、全部骨间肌和第3、4蚓状肌,损伤后可出现爪形手畸形,小指和环指尺侧半感觉障碍。
5.桡神经:发自臂丛后束,在腋窝内位于腋动脉后方,经桡神经沟绕肱骨中段后面旋向外下,支配肱三头肌、肱桡肌及前臂后群所有伸肌和旋后肌,损伤后表现为垂腕畸形,伸腕、伸指和前臂旋后障碍,以及手背桡侧半和桡侧两个半手指近节背面的皮肤感觉障碍。
二、不同人群臂丛神经损伤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臂丛神经损伤多因分娩时牵拉所致产瘫。由于儿童神经系统仍在发育阶段,损伤后恢复潜力相对较大,但早期正确的诊断和干预至关重要。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肢体活动情况,如发现上肢活动减少、力量减弱或姿势异常,应及时就医。在治疗过程中,康复训练需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制定,避免过度训练对其娇嫩的肌肉和关节造成损伤。
2.成年人:成年人臂丛神经损伤常由车祸、高处坠落等严重创伤引起。由于成年人生活和工作需求,对肢体功能恢复期望较高。受伤后应积极配合治疗,遵循医生的康复指导,同时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如戒烟,因吸烟会影响神经的血液供应,不利于神经恢复。此外,对于从事体力劳动的成年人,在康复期间需合理安排工作强度,避免过早过度用力导致神经再次损伤。
3.老年人:老年人因骨质疏松,肩部及上肢轻微的外力作用就可能导致骨折进而引发臂丛神经损伤。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神经修复能力较弱,且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这些疾病会影响神经的营养供应和血液循环,增加治疗难度。因此,在治疗臂丛神经损伤时,需同时控制基础疾病,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身体对治疗的耐受性,康复训练强度应循序渐进,防止跌倒等意外发生造成二次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