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有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相关症状,神经系统相关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相关的头晕、一过性黑矇、肢体麻木无力及记忆力减退;其他系统相关有头痛、睡眠障碍,且不同人群因自身危险因素等在相应症状表现上有差异。
一、神经系统相关症状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相关表现
头晕:是较为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患者可感觉头部昏沉、不清醒,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部供血短暂性不足有关。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若长期存在不明原因的头晕且伴有脑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等),需警惕脑动脉粥样硬化。例如,有研究发现,在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人群中,约一定比例的人会先出现头晕等早期症状。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血压控制不佳时更容易因脑动脉供血调节异常而出现头晕;而对于长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的人群,血脂异常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进而引发脑动脉粥样硬化,头晕也可能是早期信号之一。
一过性黑矇:表现为单眼突然发黑,视物不清,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后恢复正常。这是因为供应眼部的血管受到脑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出现短暂缺血。在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差异,但对于有吸烟史的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使脑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更快,更容易出现一过性黑矇等早期症状;对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本身就有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风险增加的情况,若出现一过性黑矇更应重视。
肢体麻木无力:可表现为一侧肢体(如手臂或腿部)的麻木、无力,有时可伴有肢体活动不灵活。这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影响了脑部神经传导通路的血液供应,导致相应神经支配区域出现异常。比如,长期高盐饮食的人群,血压易升高,加重脑动脉粥样硬化,更容易出现肢体麻木无力等早期症状;对于女性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血管调节功能可能受到影响,也会增加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风险,进而可能出现肢体麻木无力等早期表现。
2.记忆力减退
早期可能表现为近记忆力减退,如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容易遗忘,忘记刚刚放置的物品位置等。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影响了大脑海马等与记忆相关区域的功能。对于长期从事高强度脑力劳动且生活不规律的人群,如程序员等,由于长期精神紧张、缺乏运动,更容易出现脑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记忆力减退早期症状;对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脑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升高,记忆力减退相对更常见,若老年人出现逐渐加重的近记忆力减退,需考虑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
二、其他系统相关早期表现
1.头痛
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症状,头痛的性质和程度因人而异,可为胀痛、隐痛等。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部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可导致头痛。对于有长期大量饮酒史的人群,酒精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更容易出现头痛等早期症状;对于男性,若有长期熬夜、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会增加脑动脉粥样硬化风险,从而引发头痛早期表现。
2.睡眠障碍
可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等。脑动脉粥样硬化影响脑部神经递质的平衡和脑部血液循环,进而干扰睡眠调节机制。对于更年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本身就容易出现睡眠障碍,同时更年期女性也是脑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发人群之一,此时睡眠障碍可能是脑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信号之一;对于长期精神压力大的人群,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精神压力会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血管功能,加速脑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也容易出现睡眠障碍等早期症状。